下列實驗操作敘述正確的是( )
A.過濾時,漏斗中液面低于濾紙的邊緣
B.加熱蒸發過程中,當溶液蒸干時停止加熱
C.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時,將pH試紙放入待測液中蘸取
D.傾倒液體時,試劑瓶口緊挨著試管口快速倒入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碳酸鈣可用于預防和治療鈣缺乏癥。某實驗小組同學要測定一種鈣片中碳酸鈣的含量。
查閱資料:
①補鈣劑中常加入糖類、維生素D等改善口感或增強藥效。這些物質不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體,高溫灼燒時會燃燒或分解。
②常見的碳酸鈣含量測定方法:將碳酸鈣粉碎,加入已知濃度的過量鹽酸充分反應,然后測剩余鹽酸的量,根據消耗鹽酸的量最終求得碳酸鈣的含量。
③澄清石灰水中的Ca(OH)2含量很少,100g澄清石灰水中最多含0.15g
Ca(OH)2。
方案設計和實施:根據資料和已學知識,該小組同學設計兩種方案進行測定。
方案1:根據下圖所示裝置實驗。
(1)錐形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 ___ 。
(2)長頸漏斗下部插入液面下的目的是 _______ __ 。
(3)加入藥品前,檢驗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___ ___ ___ 。
(4)記錄數據如下:
鈣片質量 | 空 | 澄清石灰水的質量 | 反應后洗氣瓶及瓶內物質總質量 |
25g | 100g | 200g | 300.4g |
方案2:將鈣片粉碎,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根據放出氣體的量計算碳酸鈣的含量。記錄數據如下(空燒杯質量為100g,加入鈣片質量為25g):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 | 100g | 200g | 300g | 400g |
充分反應后燒杯及杯內物質總質量 | 222.8g | 320.6g | 418.4g | 518.4g |
分析和評價:
(5)方案1和方案2中合理的是 _________ 。
(6)該小組同學沒有使用碳酸鈣高溫灼燒分解的方法(實驗室可以
進行該實驗),原因是 _____ _ ___ 。
結論:
(7) 經過計算,該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 ___ 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家庭生活中處處都有物質變化,下列發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 A. | 鮮牛奶變質 | B. | 酵母粉發酵 | C. | 鋼絲球刷碗 | D. | 潔廁精除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我們生活的物質世界里,不僅存在著形形色色的物質,而且物質還在不斷地變化著。下列生活中常見的變化,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A.葡萄釀酒 B.石蠟熔化 C.瓷碗破碎 D.酒精揮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稀釋濃硫酸時,將水沿內壁注入盛有濃硫酸的燒杯中
B.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時,看到水槽內導管口有氣泡冒出立即收集
C.實驗室制氧氣時,先用分液漏斗將雙氧水加入錐形瓶巾,后檢查裝置氣密性
D.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兩種無色溶液混合前后,插入溫度計觀察溫度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