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平頂山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巖鹽之都”河南葉縣盛產食鹽。食鹽的主要成分NaCl由
(填“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除去食鹽水中泥沙等不溶性雜質的方法是 ;電解食鹽水可制燒堿:2NaCI + 2H2O 通電 2NaOH + H2↑+X↑,則X的化學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2019屆上學期期末考試九年級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有關空氣組成的研究與發現對化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Ⅰ.拉瓦錫的研究:用加熱汞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如圖4所示,拉瓦錫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閉的玻璃容器中連續加熱12天后,發現有一部分銀白色的液態汞變成紅色粉末,容器內空氣體積減少了約五分之一。收集汞表面生成的紅色粉末(氧化汞),置于另一容器內強熱得到了汞和氧氣,且氧氣的體積恰好等于原來密閉容器里所減少的空氣體積。
(1)上述實驗中,使用汞的優點有______________。
A.汞為液態,在加熱的條件下只與氧氣反應且生成物為固體
B.時間足夠長,能將密閉裝置中的氧氣幾乎耗盡
C.實驗過程中沒有污染
D.生成的化合物加熱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氣
(2)繼拉瓦錫研究后,英國科學家瑞利經多次實驗發現:從空氣分離得到的氮氣密度總是略大于純凈氮氣密度。造成這一差異主要與空氣中的_______________相關。
Ⅱ.興趣小組A的實驗: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如圖5所示)
(3)用酒精燈點燃燃燒匙中過量的紅磷,觀察到的現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并放出大量的熱。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興趣小組同學經多次實驗發現:當反應停止并恢復至室溫,用氧氣濃度傳感器測得廣口瓶內始終有8%左右的氧氣殘留。請分析紅磷燃燒無法耗盡氧氣的原因是________(已排除操作原因引起的實驗誤差)。
Ⅲ.興趣小組B的實驗:用鐵生銹原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如圖6所示)測得實驗數據如下表:
(5)根據表中數據,計算實驗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是___________(計算結果精確到0.1%)。
(6)該實驗中NaCl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2019屆上學期期末考試九年級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方案的設計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用方案甲比較空氣與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小
B. 用方案乙研究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分解速率
C. 用方案丙研究銅生銹產生銅綠的條件
D. 用方案丁研究溫度對微粒運動速率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2019屆上學期期末考試九年級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乙酸乙酯(C4H8O2)是一種有濃郁香味、難溶于水的油狀液體,常用作食品或飲料的調香劑。下列有關乙酸乙酷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乙酸乙酯屬于氧化物
B. 乙酸乙酯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4:8:2
C. 乙酸乙酯是由4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2個氧原子構成的
D. 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大于氧元素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2019屆上學期期末考試九年級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我國化學家張青蓮精確測定了鈰(Ce)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數值。在元素周期表中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鈰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原子序數為58 B. 屬于金屬元素
C. 原子核內質子數為58 D. 相對原子質量為140.1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有種氮的氧化物,其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是7:16,則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 )
A. +1 B. +2 C. +4 D.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鈣片的標簽如圖所示,且鈣片中只有碳酸鈣中含有鈣元素為測定其真實的含鈣量,小東取10片鈣片放入盛足量鹽酸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再稱取燒杯和剩余物的總質量小東做了三次實驗,數據如下表:
物質的質量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平均值 |
反應前:燒杯 | 22 | 22 | 22 | 22 |
10片鈣片 | 8 | 8 | 8 | 8 |
反應后:燒杯 |
請列式計算每片此鈣片含碳酸鈣的質量.
請通過計算說明此標簽中的含鈣量是否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