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鎂鋰合金。該材料具有超輕等特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是一種新型化合物 B. 合金中鎂、鋰原子不再運動
C. 可以用于制造衛星、減輕衛星重量 D. 該合金的熔點比鎂高
C 【解析】我國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鎂鋰合金。A、合金是一種混合物,不是一種新型化合物,故A錯誤;B、合金中鎂、鋰原子仍在再運動,故B錯誤;C、可以用于制造衛星、減輕衛星重量,鎂鋰合金具有超輕等特性,故C正確; D、合金熔點都比較低,該合金的熔點比鎂低,故D錯誤。 點睛∶合金是一種混合物,熔點都比較低。構成物質的微粒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運動。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昆明市業水平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水是人類的寶貴資源,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
(1)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節約用水是 ___。
A. 洗臉、刷牙時不間斷地放水
B 漫水灌溉農作物
C. 使用節水龍頭
D. 洗菜、淘米的水用來澆花
(2)自來水的生產過程中通常要用到絮凝劑,______填物質名稱)是最常 用的絮凝劑,其作用是 ________;日常生活中可用 __________ 來 檢驗軟水和硬水,當水中溶解鈣鎂化合物較多時,水的硬度就會變大,生活中通 常用 ________ 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
(3)如圖是電解水時產生的氣體的體積隨時間的關系圖,由圖可知 _____ 為氫氣,請寫出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廣州市荔灣區中考化學一模八校聯考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圖中“●”“○”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的生成物有兩種
B. 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均不變
C. n個“”分子與n個“
”分子恰好完全反應
D. 該反應中甲、丙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2:3
B 【解析】A、由微粒的變化可知,生成物有一種,故錯誤;B、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都沒有改變,故正確;C、由上圖可知,反應中,甲、乙兩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2:1,故錯誤;D、由上圖可知,反應中,甲、丙兩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2:2,故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信陽市2018年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A、B、C 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1)t2℃時,把 50gA 放入 50g 水中能得到 A 的飽和溶液,其中溶 質和溶液的質量比為______。
(2)將 t2℃時,A、B、C 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 t1℃,所得溶 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_。
(3)將 C 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
1:3 B>A>C 降溫(或加溶劑) 【解析】由題中信息知,(1)t2℃時,A物質溶解度是50g,把 50gA 放入50g 水中能得到 A的飽和溶液質量是50g+25g=75g,其中溶質和溶液的質量比為25∶75 =1:3。(2)將 t2℃時,A、B、C 三種物質溶解度關系是A>B>C,它們的飽和溶液降溫至 t1℃,t1℃時A、B、C 三種物質溶解度關系是B>A=C, A和B物質溶解度均隨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信陽市2018年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物質相互混合反應后過濾,所得溶液的質量比反應前的溶液的總質量增加的是
A. 碳酸鉀溶液與稀硫酸 B. 銅與硝酸銀溶液
C. 硫酸鉀溶液與硝酸鋇溶液 D. 碳酸鈣溶液與鹽酸
D 【解析】A、碳酸鉀溶液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鉀,二氧化碳和水,溶液的總質量減少;B、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過濾,溶液的總質量減少;C、硫酸鉀溶液與硝酸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過濾,溶液的總質量減少;D、碳酸鈣不溶于水,碳酸鈣溶液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的總質量增加。故選D。 點睛∶兩種溶液反應生成沉淀或氣體,溶液的總質量都會減少。碳酸鈣不溶于水,與鹽酸反...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信陽市2018年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發明了“聯合制堿法”的科學家是
A. 侯德榜 B. 拉瓦錫 C. 門捷列夫 D. 張青蓮
A 【解析】試題分析:發明了“聯合制堿法”的科學家是我國科學家侯德榜。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滁州市定遠育才學校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一次用餐中,小麗同學對“固體酒精”產生好奇,于是她決定買回一袋,對其進行研究.
【收集資料】通過閱讀標簽及查閱資料,她獲得如下信息:
(1)該固體酒精中含有酒精、氯化鈣、氫氧化鈉三種物質;
(2)酒精的化學式為C2H5OH;
(3)氯化鈣、氯化鋇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問題】
(1)酒精的化學式與NaOH相比,都有“OH”,那么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顯堿性?
(2)固體酒精中的氫氧化鈉是否變質及變質的程度如何?
(1)【實驗探究】
實驗一:她取少量酒精溶液于試管中,滴加硫酸銅溶液,未觀察到藍色沉淀,說明酒精溶液___ (填“顯”或“不顯”)堿性.
實驗二:(1)她先取少量固體酒精于燒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后靜置,發現燒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再取沉淀于試管中加稀鹽酸,觀察到___ ,說明氫氧化鈉已變質.請寫出氫氧化鈉在空氣中變質的化學方程式___ .
(2)她取上述燒杯中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先滴加足量澄清石灰水,發現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液體呈紅色,她認為氫氧化鈉部分變質.老師發現后,提示她由該實驗得出的結論不可靠.你認為只要將上述實驗中的澄清石灰水變為___ (填化學式)溶液,即可得到氫氧化鈉部分變質的結論.
(2)【拓展應用】除去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的雜質,方法是 ___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不顯; 有氣泡冒出; CO2+2NaOH═Na2CO3+H2O; CaCl2等 Na2CO3+Ba(OH)2═BaCO3↓+2NaOH 【解析】實驗一:硫酸銅溶液遇到堿性溶液會生成藍色氫氧化銅沉淀;取少量酒精溶液于試管中,滴加硫酸銅溶液,未觀察到藍色沉淀,說明酒精溶液不顯堿性;實驗二:(1)由于氫氧化鈉易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碳酸鈉,碳酸鈉能與氯化鈣反應生成了碳酸鈣,碳酸鈣能與稀鹽酸反...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奉賢區2018屆九年級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混合氣體可能含有CO2、H2O(氣)、CO和H2中的一種或幾種。為驗證其組成,同 學們進行實驗的裝置和現象如下(夾持儀器已省略,假設氣體均吸收完全):
由此可以確定原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
A. CO2、H2O(氣)、CO、H2 B. H2O(氣)、CO、H2
C. CO2、CO、H2 D. CO、H2
D 【解析】氫氧化鈉固體能吸收水蒸氣、二氧化碳,氫氧化鈉固體質量增加,說明氣體中有水蒸氣或二氧化碳;灼熱的氧化銅,黑色粉末變紅色,說明有一氧化碳或氫氣或二者的混合氣體;無水硫酸銅,白色粉末變藍,說明上一步反應生成了水,混合氣體中有氫氣;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說明上一步反應中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同時說明混合氣體中有CO,所以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CO、H2和CO2、H2O(氣)中的一種或兩...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鎮江市華陽片2018學年九年級下學期學情調查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指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
A. 酸雨的形成原理:CO2 + H2O=H2CO3
B. 利用赤鐵礦煉鐵:Fe3O4+4CO3Fe+4CO2
C. 不能用鐵制容器配制波爾多液:2Fe + 3CuSO4 = Fe2(SO4)3 + 3Cu
D. 銅綠的形成:2Cu+O2+H2O+CO2 =Cu2(OH)2CO3
D 【解析】A、酸雨的形成原理是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SO2+H2O=H2SO3,錯誤;B、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Fe2O3不是Fe3O4,利用赤鐵礦煉鐵,在高溫下CO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 2Fe+3CO2,錯誤;C、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Fe+CuSO4═FeSO4+Cu,錯誤;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