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oO2(鈷鋰酸)主要用于制造飛機、筆記本電腦及其它便攜式電子設備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已知LiCoO2中Li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則Co元素的化合價為( )
A. +1 B. +2 C. +3 D. +4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九年級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信息分析題
對實驗裝置的改進與創新,能夠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和能力。某興趣小組同學進行了以下實驗設計(注:圖中部分固定裝置省略,試紙A和B都是貼在內置試管外壁上的濕潤的紫色石蕊試紙,由分液漏斗滴入內置試管的液體量如圖所示)。
⑴甲同學設計了如圖1所示裝置。向內置試管中滴入足量濃氨水,一段時間后,觀察到酚酞溶液變為紅色,此現象說明分子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
⑵乙同學設計了如圖2所示裝置。向內置試管中滴入足量稀硫酸,與碳酸鈉充分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SO4+Na2CO3==Na2SO4+H2O+CO2↑。
通過觀察,可看到A、B兩條試紙中那一個先變色?_____________。說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實驗學校九年級一模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根據如圖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鎂屬于非金屬元素
B. 鎂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31g
C. 鎂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2
D. 在化學反應中,鎂原子容易得到電子形成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甘肅省九年級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實驗方案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方案 |
A | 除去CaO中的CaCO3 | 加足量稀鹽酸,過濾 |
B | 檢驗一瓶氣體是否為二氧化碳 |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瓶中,觀察是否熄滅 |
C | 除去氯化鈉固體中的少量碳酸鈉 | 加入適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后,蒸發 |
D | 鑒別氯化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 | 各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分別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甘肅省九年級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最近,“鎘大米”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據了解,含鎘的大米對人的肝腎損害比較大。鎘(Cd)的原子序數為48,中子數為6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鎘原子的質子數為48 B. 鎘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12g
C. 鎘是金屬元素 D. 鎘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海南省九年級下學期教學質量監測(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信息分析題
據2011年5月10日《廣州日報》報道,東莞某作坊用化糞池水熬地溝油,原料殘渣中竟有衛生巾!地溝油中含有一種強烈致癌物黃曲霉素B2,其化學式為C17H14O6,請計算:
(1)1個黃曲霉素B2分子由___________個原子構成。
(2)黃曲霉素B2中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是_____________(最簡整數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海南省九年級下學期教學質量監測(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信息分析題
科學是一把雙刃劍。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發的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使我們對碘有了新的認識:自然界中的碘(127)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元素,該元素在人體中為一種________(填“常 量”或“微量”)元素,如果人體缺乏碘元素就會導致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浦東外國語學校九年級4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1)為證明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某小組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
根據如圖實驗,甲同學認為:NaOH與稀鹽酸發生的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乙同學認為:甲同學得出這個結論的依據不科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同學認為:通過多個實驗才能得出一個普遍的結論。請你再舉出一個酸堿中和反應的實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探究影響中和反應放出熱量多少的因素,他們又進行了如下實驗:在編號為A、B、C、D、E的五只燒杯中各裝入36.5g 溶質質量分數為5%、10%、15%、20%、25%的鹽酸,再向上述五只燒杯中分別加入40g20% 的氫氧化鈉溶液,最后測量其溫度,數據記錄如下:
燒杯編號 | A | B | C | D | E |
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 | 5% | 10% | 15% | 20% | 25% |
反應后溶液溫度(℃) | 24℃ | 34℃ | 46℃ | 54℃ | 54℃ |
【實驗結論】影響中和反應放出熱量多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反應后,燒杯內溶液pH最小的是______(填燒杯編號)。
若要使40g20%的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中和,則需要10%的鹽酸溶液多少克?(根據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山東省滕州市九年級中考復習4月階段性自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乙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將t2℃甲、乙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1℃時。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A.兩溶液仍飽和
B.甲溶液仍飽和
C.溶質質量分數:甲=乙
D.溶液質量: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