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粗鹽中難溶性雜質去除”實驗中,操作錯誤的是( )
A. 稱量時,在托盤天平左右兩盤墊上相同質量的紙片
B. 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加快粗鹽溶解
C. 過濾時,用玻璃棒攪拌漏斗內的液體加快過濾
D. 蒸發時,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2017屆九年級中考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6年8月16日,中國造量子衛星發射成功,這將有助于建立安全的全球通信網絡。量子化是微觀體系基本的運動規律之一。下列微粒的有關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①表示非金屬元素的原子 B. ②易失電子形成陰離子
C. ②和③屬于同一種元素 D. ④化學性質穩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化學單元測試:第九單元 溶液 題型:實驗題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鈉溶液時,需要________g氯化鈉固體。稱量樣品時,應把樣品放在托盤天平的_________盤里。
①稱量時如果用質量為23.1g的燒杯盛放固體,在托盤天平上已放30g的砝碼,則天平上的游碼位置應是下圖的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下列儀器中,量取水時需要用到d和____儀器(填序號),溶解時需要用到e和____儀器(填序號)。(每空1分)
a.燒杯、b.10mL量筒、c.100mL量筒、d.滴管、e.玻璃棒、f.藥匙、g.蒸發皿。
③為加快食鹽的溶解速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低于10%,你認為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任寫一個)。
(2)在粗鹽提純中,將氯化鈉溶液蒸發至有較多量固體析出后,應_____,_____,利用余熱將余下溶液蒸發至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化學單元測試:第九單元 溶液 題型:單選題
將相同質量的甲、乙兩種不同溶質的溶液同時蒸發掉10 g水,并冷卻到t ℃時,分別析出2g甲和3g乙物質(均不帶結晶水),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t ℃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可能相同
B.t ℃時,甲物質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
C.t ℃時,甲物質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
D.將析出晶體后的甲、乙兩種飽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應),溶液仍飽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化學單元測試:第十一單元 鹽 化肥 題型:簡答題
為了除去粗鹽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雜質,需進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過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過濾;④加適量鹽酸;⑤蒸發、結晶。[提示:Mg(OH)2、BaSO4、BaCO3難溶于水;微溶物不形成沉淀;Na2CO3溶液呈堿性]
(1)以上操作中所發生的復分解反應共有_____個。
(2)操作①、③、⑤要用到同一種玻璃儀器,該儀器在操作⑤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
(3)請設計實驗方案證明操作③所得溶液中含有NaOH。_____(寫出實驗步驟和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化學單元測試:第十一單元 鹽 化肥 題型:單選題
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有重要作用。下列有關化肥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提倡農家肥與化肥綜合使用
B.草木灰是一種農家肥,其主要成分中含有鉀元素
C.磷肥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植物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
D.常用作氮肥的化合物有尿素、碳酸氫銨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化學單元提優測試: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題型:簡答題
鐵礦石是怎樣煉成鐵的呢?某活動小組在實驗室模擬了鐵礦石煉鐵化學原理,如圖所示。
(1)該活動小組將實驗裝置組裝好后,設計了下列實驗操作步驟:①給玻璃管加熱;②停止加熱;③通入一氧化碳氣體;④停止通入一氧化碳氣體。
正確的操作步驟是____________(填序號);
(2)實驗過程中,玻璃管中固體由________色變成________色,玻璃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管中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
(3)圖中有一處明顯錯誤,請說明改進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五四學制)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下面是某化學小組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探究實驗。
(1)活動1:點燃蠟燭后,電子稱的示數會______(填“增大”、“減小” 或“ 不 變”), 蠟燭減小的質量______(填“>”、“<"或“=”)燃燒后生成物的總質量。
(2)活動2:加人泡騰片( 主要成分含檸檬酸、碳酸氫鈉等),觀察到水中產生大量氣泡,蠟燭逐漸熄滅。則產生的氣體為________該實驗證明該氣體的性質是_______.
(3)活動3: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燒的蠟燭,并使杯口始終浸沒在水中,觀察到的現象____、___,該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準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2018學年江蘇省無錫市第一學期初三化學期末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ag鐵粉加到b g 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A. 若濾渣中含有Fe,則濾液一定呈淺綠色
B. 濾渣的質量一定大于ag,濾液的質量一定小于bg
C. 向濾渣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濾渣可能部分溶解
D. 若濾渣中只含有單質Cu,則濾液中只含有兩種金屬陽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