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不純的鐵5.6g與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生成0.21g氫氣,則鐵中混有的金屬可能是( )
A.Zn
B.Cu
C.Mg
D.Ag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最主要是因為( )
A.真金在高溫下不融化
B.真金不用火煉
C.真金遇火不變色
D.金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在高溫下不與氧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金屬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各種金屬在常溫下都不能與氧氣反應
B.各種金屬在高溫下都能與氧氣反應
C.根據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程度可以初步比較金屬的活動性
D.各種金屬都能與鹽酸發生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氯化銅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充分反應,下列情況中可能出現的是( )
①溶液中有Zn2+、Cu2+,不溶物為Cu ②溶液中有Zn2+、Cu2+,不溶物為Zn ③溶液中只有Zn2+,不溶物為Zn ④溶液中只有Zn2+,不溶物為Zn、Cu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6分)下圖中A─H都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已知A、B都是黑色固體,D、F為紅色固體,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請推斷出各物質后解答下列問題:
(1)寫出物質A的化學式___________;
(2)寫出上述物之間轉化時發生化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轉化過程③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5分)請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使用托盤天平稱未知某物品的質量正確操作順序為(填序號) 。
①調游碼 ②放稱量紙 ③稱量物放左盤 ④調零點 ⑤加質量大的砝碼 ⑥加質量小的砝碼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②③⑤⑥① C.④⑤⑥①②③
(2)在小燒杯中加入硫酸銅溶液后,加入鐵釘,稱量總質量為m1,反應發生了一段時間后,再稱量小燒杯及燒杯內物質的總質量為m2 ,則(填“=”“>”“<”)m1 m2,從微觀角度解釋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 。
(3)如圖裝置中,稱量小燒杯中所有物質的質量為m1,然后將小燒杯中的碳酸鈉與鹽酸完全混合,反應發生了一段時間后,再稱量小燒杯及燒杯內物質的總質量為m2,則(填“=”“>”“<”)m1 m2 ,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6分)我市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開發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有力地促進了我市經濟的發展。海水的成份主要含有NaCl、MgCl2、Na2SO4、CaCl2等物質,經過蒸發結晶得粗鹽,剩余的液體為母液.圖中操作1為蒸發結晶,操作2為過濾,試劑A是一種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的堿.如圖所示以海水為原料可獲得許多化工產品:
(1)工業生產中在母液中添加試劑A的化學式為
(2)在實驗室中進行過濾時,所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 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步驟②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4)步驟④發生的反應為置換反應(類似于金屬與鹽溶液之間的反應),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此反應能夠發生是因為Cl2的活動性比Br2的 (選填“強”或“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7分)某同學在電視尋寶節目中,看到一些銅制文物上有綠色的銹跡,并對綠色銹跡產生了探究興趣。
【查閱資料】
①綠色銹跡是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受熱易分解。
②無水硫酸銅為白色粉末,遇水變藍。
③堿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體混合物,NaOH與CO2反應生成碳酸鈉固體和水。
④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藍色溶液,碳粉不與稀硫酸反應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
【發現問題】
查閱資料后,該同學將少量堿式碳酸銅放入試管中加熱,發現試管中的固體由綠色變成黑色,同時試管壁上有無色液滴生成。
為了進一步確定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的產物,進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的黑色固體的成分。
【猜想與假設】該黑色固體可能是①碳粉;② ;③碳和氧化銅的混合物。
【設計方案】請幫助該同學完成下述實驗報告。
實驗操作與現象 | 實驗結論 |
猜想②正確 |
探究二: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還會生成CO2和H2O。
【進行實驗】選擇如下圖所示裝置進行驗證。
步驟一:連接A和B,打開活塞,通入一段時間的空氣。
步驟二,關閉活塞,依次連接裝置A→B→ → (填“C”、“D”)。
步驟三:點燃酒精燈,觀察到明顯現象后,停止加熱。
【解釋與結論】
①當觀察到 ,說明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了CO2和 H2O,寫出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②Cu2(OH)2CO3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
【反思與評價】
上述裝置中A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