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序號填空:①二氧化碳 ②一氧化碳 ③金剛石 ④甲烷。
(1)有劇毒的是 ;
(2)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是 ;
(3)將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會變成紅色;
(4)“西氣東輸”中的“氣”的主要成分是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圖像分別與選項中的操作相對應,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A.向一定量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不斷加人硝酸鉀晶體(不考慮溫度變化)
B.用等質量、等溶質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
C.向硝酸銅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
D.相同質量的鎂粉和鐵粉分別與過量且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硫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減少PM2.5的影響,保護優美的環境,小強向農場提出如下幾條建議:①大力發展燃油汽車的數量,提高城市現代化程度;②改用先進爆破技術拆除廢舊建筑,不用火藥;③就地焚燒,為作物增加鉀肥,合理利用秸稈;④鍋爐房對排放的廢氣進行處理,減少煙塵的排放;⑤推廣使用乙醇汽油,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其中可取的是( )
A. ①③⑤ B.②④⑤ C. ①②④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近期菲律賓企圖非法侵占我國所屬黃巖島及其附近海域,并掠奪該區域豐富的海洋資源。“可燃冰”是其中海底蘊藏的資源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以下是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的微觀過程模擬圖,符合該反應微觀過程先后順序的選項( )
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烷、乙醇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植物的殘體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就會產生甲烷;而乙醇主要靠人類利用高粱、玉米和薯類發酵等方法制造。據報道,科學家已經找到利用甲烷與其他物質反應制造乙醇的新途徑。
(1)甲烷和乙醇都屬于______(填“無機物”或“有機物”);
(2)乙醇的化學式為______;
(3)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隨著經濟的發展,能源與環境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
(1)煤和 常稱為化石燃料。
(2)燃煤發電時,將煤塊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
(3)化石燃料燃燒都會產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溫室氣體
為減少它的排放,科學家致力于研究將過多的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反應,轉化為水和甲烷。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綠色化學“的特點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和氫氣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應,生成下列有機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氫氣反應,只生成一種產物就能實現“零排放”,這種產物是 (填字母序號,下同)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樹造林,增大植被面積
C、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循環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國將于2015年1月1日起實施《國家衛生城市標準(2014版)》.為此,蘇州市已采取下列相應措施建設衛生城市,其中屬于保障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的是( )
A.在太湖漁洋山水源地一級保護區設置藍藻檢測、衛星浮標和人工巡視三道防線
B.市容市政管理局發布公開征集對《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促進辦法》意見的公告
C.將停建燃煤電廠和陸續關停30萬千瓦以下的小電廠,如關閉拆除蘇州熱電廠
D.秸稈綜合利用率達100%以杜絕秸稈焚燒現象,建設工作、學習等無煙公共場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保護環境,某校同學提出了下列環保建議:①開發新能源,減少礦物燃料燃燒;②開發生產無汞電池;③禁止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④提倡使用手帕,減少餐巾紙的使用;⑤分類回收垃圾;⑥開發無磷洗滌劑。其中你認為可采納的是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如下探究。
請填寫下列空格:
(1)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上。
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 。
(2)點燃蠟燭,觀察到蠟燭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三層,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中(如圖所示),約1s后取出,
可以看到火柴梗 處最先炭化。結論:蠟燭火焰的外焰溫度最高。
(3)點燃蠟燭后,把一只干凈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壁上有水霧出現;
說明石蠟燃燒后生成了 ;石蠟燃燒后還生成 ,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變渾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