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達到相應的實驗目的,下列實驗設計不合理的是
A. 分離H2O2和MnO2制O2后的固液混合物
B. 除去CO中的CO2氣體
C. 區分NaCl、NH4NO3、NaOH三種固體
D. 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濃硫酸具有的性質是
A. 揮發性 B. 導熱性 C. 吸水性 D. 延展性
C 【解析】濃硫酸屬于酸,具有酸性,還具有強氧化性、吸水性和脫水性。濃硫酸不具有揮發性,導熱性和延展性一般屬于金屬的物理性質。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泰安市2018年九年級中考化學模擬試卷(二) 題型:單選題
甲和乙可以制備化工原料丙,微觀過程如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丁的化學式為O2
B. 丙中C、H的質量比為12:1
C. 該反應體現無機物可轉化為有機物
D. 若改變反應條件,甲和乙反應可生成一種重要的糖類物質
B 【解析】甲物質的化學式為CO2、乙物質的化學式為H2O、丙物質的化學式為C2H4,結合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都不變可知丁的化學式為O2,因此反應的方程式為:2CO2+2H2OC2H4+3O2,因此:A、由上述分析可知,丁的化學式為是O2,故說法正確;B、丙是C2H4,其中C、H的質量比為(12:×2):(4×1)=6:1,不是12:1,故說法不正確;C、該反應體現無機物...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貴港市平南縣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往硝酸銅、硝酸銀和硝酸亞鐵的混合溶液中緩慢連續加入質量為m的鋅粉,溶液中析出固體的質量與參加反應的鋅粉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bc段(不含兩端點)析出的金屬是Fe
B. c點對應溶液中含有的金屬離子為Zn2+和Cu2+
C. ab段(不含兩端點)對應溶液中含有的金屬離子為Zn2+、Ag+、Cu2+、Fe2+
D. 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體質量相等,參加反應的鋅粉質量分別為m1和m2,m1>m2
C 【解析】A、每65份質量的鋅會置換出216份質量的銀,會置換出64份質量的銅,會置換出56份質量的鐵,依據圖象中的斜率可知,ab段是鋅與硝酸銀的反應,bc段是鋅與硝酸銅的反應,cd段是鋅與硝酸亞鐵的反應, bc段(不含兩端點)是鋅和硝酸銅的反應,所以析出的金屬是Cu,錯誤;B、c點對應溶液中含有的金屬離子為Zn2+和Fe2+,錯誤;C、ab段(不含兩端點)是鋅和硝酸銀的反應,所以對應溶液...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貴港市平南縣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對詩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后一句,用分子觀點解釋正確的是
A. 分子體積很小 B. 分子之間有間隔 C. 分子的質量很小 D. 分子在不斷運動
D 【解析】“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詩人在遠處就能聞到淡淡的梅花香味,是因為梅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詩人聞到梅花花香,詩人在遠處就能聞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主要原因與分子體積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質量很小無關,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這是造成詩人在遠處就能聞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主要原因。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門頭溝區2018屆九年級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如圖為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實驗裝置
(1)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2)紅磷熄滅,裝置冷卻到室溫后,打開止水夾,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
4P+5O2 點燃 2P2O5 燒杯中的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且瓶中液面上升約到刻度1處 【解析】本題考查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熟練掌握實驗過程、注意問題、會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是解答本題關鍵。 (1)磷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學方程式為:4P+5O22P2O5; (2)由于紅磷與氧氣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消耗了瓶內的氣體,壓強減小,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順義區2018屆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是生活中常見的鹽,課外小組通過以下實驗進行鑒別。
實驗1
實驗序號 實驗操作 | 1-1碳酸鈉 | 1-2碳酸氫鈉 |
11.96 | 8.28 |
實驗2
實驗序號 實驗操作 | 2-1碳酸鈉溶液 | 2-2碳酸氫鈉溶液 |
實驗3
實驗序號 實驗操作 | 3-1碳酸鈉溶液 | 3-2碳酸氫鈉溶液 |
不分解 | 2NaHCO3△ Na2CO3 +CO2 ↑+H2O |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1中控制的變量是__________,實驗1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
(2)實驗2的目的是__________。
(3) ①實驗3-2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
②完全分解8.4gNaHCO3能生成CO2__________g。
③要確定碳酸氫鈉的分解產物,還需進行的實驗是__________。
溫度、溶液濃度; 室溫下,10%的碳酸鈉溶液的堿性大于碳酸氫鈉溶液 1%的鹽酸與2%的碳酸鈉、碳酸氫鈉溶液反應速率是否相同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試管內壁有液滴 2.2 取完全反應后的剩余固體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并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解析】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是生活中常見的鹽,溶液均呈堿性,與鹽酸反應均可產生二氧化碳氣體。(1)實驗1中控制的變量是溫度、溶液濃度,實驗1得出的結論是室溫下...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順義區2018屆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O2 B. H2O C. CO2 D. H2O2
A 【解析】A、O2是由氧分子構成的,故選項正確. B、H2O是由水分子構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選項錯誤. C、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選項錯誤. D、H2O2是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選項錯誤. 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硫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打開盛有濃硫酸的試劑瓶塞,瓶口出現白霧
B.濃硫酸不慎沾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
C.實驗室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D.把銅片放入稀硫酸中,產生大量氣泡
B 【解析】 試題分析:A、濃硫酸不具有揮發性,打開瓶蓋,瓶口不會出現白霧,故錯誤;B、濃硫酸不慎沾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故正確;C、稀硫酸和石灰石反應,生成硫酸鈣,微溶于水的硫酸鈣覆蓋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礙反應進一步進行,故錯誤;D、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在氫的后面,與稀硫酸不反應,故錯誤。答案: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