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分析:(1)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離子還是元素,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shù)挠嬃繑?shù)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jù)物質(zhì)化學式的書寫規(guī)則正確書寫物質(zhì)的化學式;
(2)根據(jù)物質(zhì)反應的化學反應原理書寫方程式;
(3)根據(jù)有機物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知有機物中一定含有C、H兩種元素,且可計算出水的質(zhì)量;利用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可求C、H兩種元素的質(zhì)量;若C、H兩種元素的質(zhì)量等于2.3g,則有機物不含有O元素,若C、H兩種元素的質(zhì)量小于2.3g,則有機物中含有O元素.
解答:解:(1)①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1省略;硫酸根離子是由硫、氧原子組成的離子,整體帶2個單位的負電荷,表示為SO
42-,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所以2個硫酸根離子可表示為:2SO
42-
故答案為:2SO
42-;
②亞鐵離子帶兩個單位的正電荷,可表示為:Fe
2+;
故答案為:Fe
2+;
③人體缺鈣元素易得骨質(zhì)疏松,元素用元素符號表示;
故答案為:Ca;
④熔點最低的金屬是汞,該物質(zhì)屬于金屬,由汞元素組成,可表示為Hg;
故答案為:Hg;
(2)①實驗室通過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同時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化學方程式為: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故答案為: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②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同時生成氯化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故答案為: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3)依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2.3g某有機物在4.8g的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4.4g二氧化碳的同時會生成水的質(zhì)量是:2.3g+4.8g-4.4g=2.7g,則化合物中一定含有C、H兩種元素,其中碳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別是:
C元素的質(zhì)量為4.4g×

×100%=1.2g,
H元素的質(zhì)量為2.7g×

×100%=0.3g,
1.2g+0.3g=1.5g<2.3g,
則有機物中一定含有O元素;
故答案為:C、H、O.
點評:此題主要是對化學用語:離子、元素、化學方程式的理解和應用及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考查,只有能靈活掌握相關知識才能順利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