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按要求將下列各組物質的序號填寫到橫線上(每空填一個):
A.熟石灰 B.氯化鈉 C.氫氧化鈉 D.醋酸 E.聚乙烯塑料
①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爾多液 ;
②生活中可用做調味品的鹽 ;
③用于包裝食品 ;
④用于生產肥皂、制作葉脈書簽的堿 。
(2)碳酸鈣可以作為補鈣劑,該物質所含酸根離子的符號是 。
(3)醫用0.9%氯化鈉注射液,常含有碳酸氫鈉或乳酸鈉(C3H5O3Na),乳酸鈉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是 。
(4)鋅錳電池(俗稱干電池)在生活中的用量很大。鋅錳電池所使用的下列材料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號)。
A.銅帽 B.碳棒 C.鋅片 D.密封塑料
(5)英國科學家日前研制出一種名叫“干水”的物質(如下圖),每個“干水”粒子是由小水滴、外層包上沙質硅膜組成的。這種糖粉狀物質的最大特色是具有強力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下列有關“干水”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
A.“干水”屬于混合物
B.“干水”可用于降低溫室效應
C. “干水”的化學式為H2CO3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綠礬又名七水硫酸亞鐵(FeSO4·7H2O),其用途廣泛,可用于制鐵鹽、氧化鐵顏料、凈水劑、防腐劑、消毒劑等,醫藥上作抗貧血藥,農業上可作農藥,也可用作肥料。
【實驗一】綠礬(FeSO4·7H2O)的一種綜合利用工藝如下:
1. 綠礬與NH4HCO3在溶液中反應,有CO2生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隔絕空氣進行“焙燒”,鐵元素的轉化途徑是,實際作還原劑的是CO。寫出“焙燒”過程中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母液“除雜”后,欲得到(NH4)2SO4粗產品,操作步驟依次為蒸發濃縮、____________、過濾、洗滌、干燥。
【實驗二】為探究綠礬受熱分解反應的產物,某實驗小組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
【資料】:
1. SO2通入BaCl2溶液中無明顯現象,SO3通入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aCl2+SO3+H2O=BaSO4↓+2HCl)。
2. SO2能使品紅溶液褪色,SO3不能能使品紅溶液褪色。
實驗步驟:
①組裝儀器,____________;
②將一定量的綠礬樣口置于硬質玻璃管內,打開活塞K,通入一定量的氮氣;
③關閉活塞K,加強熱使綠礬完全分解;
④打開活塞K,___________ ;
⑤記錄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并分析結論。
試回答:
4. 寫出上述實驗儀器的名稱:a 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5. 將上述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6. 對實驗記錄的現象進行分析:
①硬質玻璃管內綠色粉末變成紅棕色,說明生成物有________;
②B中硫酸銅由白色變藍色,說明生成物有____________;
③C中的現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有 ________ 生成;
④D中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有SO2生成。
7. 根據實驗現象及結論請寫出綠礬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經過測定,C中生成的沉淀的質量為4.66g,求參加反應的綠礬樣品的質量。
請寫出計算過程(3分):
9. 該實驗小組同學設計的實驗存在著一個明顯的不足,請提出改進建議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知識整理的內容中,有錯誤的一組是( )
A.除雜的方法 | B.化學物質中的“三” |
粗鹽提純﹣﹣溶解、過濾、蒸發 木炭粉中混有鐵粉﹣﹣用磁鐵吸引 |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 三種黑色氧化物﹣﹣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
C.實驗安全注意事項 | D.化學物質與俗名 |
制取氣體﹣﹣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點燃可燃性氣體﹣﹣先檢驗氣體的純度 | 二氧化碳﹣﹣干冰 氫氧化鈣﹣﹣燒堿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種消化藥片的有效成分是氫氧化鎂,能減緩因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在氫氧化鎂與胃酸作用的過程中,胃液的pH變化的情況符合下圖中的 (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現有t2℃時甲、 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無固體存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三種物質溶解度大小依次為:乙>丙>甲
B.將溫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
大到小的順序為:乙>丙>甲
C.將溫度由t2℃降到t1℃時,析出甲的質量比乙多
D.若乙中含有少量雜質甲,可用蒸發結晶的方法進行提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進行鎂與稀硫酸反應的實驗,其五次實驗結果如下表
次數 | 鎂(g) | 硫酸(mL) | 硫酸鎂(g) |
1 | 2 | 70 | 10 |
2 | 4 | 70 | ? |
3 | 6 | 70 | 30 |
4 | 8 | 70 | 31.2 |
5 | 10 | 70 | ? |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⑴上表中第2次實驗產生 g硫酸鎂;
⑵根據上表判斷 次實驗中有過剩的鎂;
⑶請通過化學方程式計算,與70mL硫酸恰好完全反應,需要鎂的質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