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圖示的“錯誤操作”,與對應的“可能產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不會產生氧氣B.
標簽受損
C. 燈內酒精燃燒D.
量取液體偏少
【答案】A
【解析】
加熱固體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試管口要向下傾斜,傾倒液體時,標簽沒有向著手心,熄滅酒精燈時要用燈帽蓋,不能用嘴吹,讀取液體體積,視線要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
A、加熱固體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試管口沒有向下傾斜,可能造成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炸裂,不會影響產生氧氣的量,圖示的“錯誤操作”,與相對應選項的“可能產生后果”不一致,故A不正確;
B、傾倒液體時,標簽沒有向著手心,液體流出會腐蝕標簽,圖示的“錯誤操作”,與相對應選項的“可能產生后果”一致,故B正確;
C、熄滅酒精燈時要用燈帽蓋,不能用嘴吹,可能會導致燈內酒精燃燒,圖示的“錯誤操作”,與相對應選項的“可能產生后果”一致,故C正確;
D、讀取液體體積,視線要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如果俯視會使讀數偏大,實際體積偏少,圖示的“錯誤操作”,與相對應選項的“可能產生后果”一致,故D正確。故選A。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四個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 鹽酸中加水
B. 將過量的、等質量的鎂和鋅加入到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
C. 室溫下,向一定質量飽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鈣
D. 用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H2O2溶液來制取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在清理實驗室時發現一瓶濃鹽酸,標簽如圖。據標簽計算。
(1)這瓶鹽酸溶液的質量為_____g。
(2)現要配制38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稀鹽酸,其步驟為:計算、_____、加水稀釋、燒瓶存放;用的儀器為:_____、膠頭滴管、燒杯、玻璃棒;需要溶質質量分數為38%的濃鹽酸的質量為_____g,需要這種濃鹽酸_____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金屬。
(1)新型材料納米級鐵粉具有廣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鐵粉更易與氧氣反應,其制備的主要流程如圖所示。
髙溫反應器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反應前需向反應器中通入氮氣,目的是__________;
(2)金屬活動性順序有重要的應用。銅、鋁、鐵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金屬,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鋁、銅、鐵三種金屬的有關性質時,進行了如圖的實驗:
在A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將A實驗結束后①、②試管內的物質倒入燒杯中,發現燒杯中的紅色固體物質明顯增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一段時間后過濾,濾液中的溶質一定有________(填化學式);
(3)某同學在—定質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充分反應后,他對反應過程進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幾個圖像(橫坐標表示加入鐵的質量),其中錯誤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暖寶寶中的發熱劑是鐵粉、水和食鹽等,發熱劑能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裝置見如圖).以下對此改進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此實驗的原理是利用鐵生銹消耗氧氣
B.實驗前一定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C.此實驗中發熱劑的多少不影響測量結果
D.此實驗測出氧氣的體積分數約是18.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下列分別盛有不同物質的容器中所盛物質屬于單質的是_____,屬于化合物的是_____。
(2)在汞、水、氯化鈉三種物質中,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話動中,同學們按圖11裝置對“可燃物燃燒的條件”進行探究。探究過程中,大家對磷燃燒生成的大量白煙是否危害人體健康提出疑問。
【查閱資料】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燃燒產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體,會刺激人體呼吸道,可能與空氣中水蒸氣反應,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變流與討論】白煙對人體健康有害,該實驗裝置必須改進。
【改進與實驗】同學們按改進后的圖12裝置進行實驗。
請你幫助他們將下表補充完整。
現象 | 解釋 |
A a試管中白磷燃燒,熱水中白磷沒有燃燒. B b試管中紅磷沒有燃燒. | b試管中紅磷、熱水中白磷都沒有燃燒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思與評價】 (1)改進后的圖12裝置與圖11裝置比較,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同學指出圖12裝置仍有不足之處,并設計了圖13裝置,其中氣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拓展與遷移】
實驗小結時,小朱同學說:“待a試管冷卻后,如果將試管口緊貼水面(室溫下)。并取下橡皮塞,將看到液體進入試管。”這一說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
小晶問:“如果不考慮橡皮塞占試管的容積,進入a試管內液體的體積會是多少呢?大家爭論后,出現兩種預測。
甲:接近試管容積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試管容積的1/5。
你贊同的預測是___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白色固體甲的主要成分為NaCl,可能含有MgCl2、KCl、BaCl2和NaOH中的一種或幾種雜質,為檢驗白色固體甲的成分并除去其中雜質,進行如下實驗:
(1)寫出生成白色固體丙的化學方程式_____。
(2)向無色溶液D中加入過量稀鹽酸的步驟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3)在蒸發的操作中,當蒸發皿內出現有_____時,應停止加熱。
(4)分析上述實驗可知,白色固體甲中 一定沒有的物質是_____。
(5)若用上述實驗中的A、B、C、D四種溶液鑒別稀H2SO4和NaOH溶液,分別取樣后,按下圖所示操作進行實驗,就能達到鑒別目的是實驗_____(填實驗編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合成氨是人類科學技術上的一項重大突破,對社會發展與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合成氨的工藝流程圖如下:
(1)該工藝流程中能循環利用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
(2)寫出變化②中N2、H2反應生成NH3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沸點不同的氣體分離開來,常采用液化分離法。如本流程中將產物NH3與N2、H2分離開來的最適宜的溫度是-33.35℃。則根據下表判斷,變化①將空氣中N2與O2分離時最適宜的溫度是________℃。變化①屬于__________變化。
物質 | H2 | N2 | O2 | NH3 |
沸點/℃ | -252 | -195.8 | -183 | -33.3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