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熟悉常見儀器,了解名稱.
(2)根據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是固體的加熱反應選擇發生裝置;根據氧氣的密度和溶水性選擇收集裝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實驗結束時,為防止水倒流入試管,引起試管的炸裂,要先撤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
(3)圖Ⅱ裝置適用于固體和液體的不加熱反應,生成的氣體不易溶于水.
(4)控制反應速率應該用分液漏斗.
(5)a、根據只有過氧化氫溶液生成氧氣慢分析;
b、要得到加入的干燥粉末,就要進行過濾、洗滌、干燥.
c、步驟④中 操作B的名稱是干燥.
d、步驟⑤實驗的目的為探究紅磚粉的化學性質是否改變.
[實驗結論]根據實驗現象總結結論.
解答 解:(1)圖中a是酒精燈,b是分液漏斗.
故答案為:酒精燈;分液漏斗.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是固體的加熱反應,所以選擇的發生裝置是A;發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不易溶于水,所以用裝置E或C收集;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實驗結束時,為防止水倒流入試管,引起試管的炸裂,要先撤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
(3)圖Ⅱ裝置適用于固體和液體的不加熱反應,生成的氣體不易溶于水.所以進行的實驗是用雙氧水與二氧化錳制氧氣.
故答案為:B
(4)分液漏斗可以通過閥門的開關控制反應的速率.
故答案為:B
(5)a、只有過氧化氫溶液生成氧氣很慢,所以帶火星的木條不復燃;
b、要得到加入的干燥粉末,就要進行過濾、洗滌、干燥.過濾中要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玻璃棒外,還有燒杯、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c、步驟④中 操作B的名稱是干燥.
d、步驟⑤實驗的目的為探究紅磚粉的化學性質是否改變.
[實驗結論]根據以上分析可知紅磚粉能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答案:
(1)酒精燈;分液漏斗;
(2)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A; C; 撤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
(3)B;
(4)B;
(5)a.帶火星的木條不復燃. b、過濾;漏斗;引流.c、對比;d、探究紅磚粉的化學性質是否改變;
【實驗結論】:紅磚粉能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點評 實驗室制取、收集氧氣的實驗,是初中化學的重點,實驗中的有關問題和注意事項較多,同學們一定要對實驗的相關問題了然于心.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雙氧水的質量 | 雙氧水的濃度 | MnO2的質量 | 相同時間內產生O2的體積 | |
Ⅰ | 50.0g | 1% | 0.1g | 9mL |
Ⅱ | 50.0g | 2% | 0.1g | 16mL |
Ⅲ | 50.0g | 4% | 0.1g | 31mL |
實驗步驟及現象 | 結論 |
按圖3裝置,加熱空的試管,另一端的澄清石灰水沒有變渾濁 | 假設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灑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燒起來,立即用濕抹布撲滅 | |
B. | 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在集氣瓶底部要預先倒入少量水或鋪薄層細砂 | |
C. | 點燃氫氣前,一定要先檢驗氫氣的純度 | |
D. | 給試管中的藥品國熱時試管口一定要略向下傾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離子都是帶電的粒子,所以帶電的粒子一定是離子 | |
B. | 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化學性質,所以最外層電子數相等的原子化學性質一定相似 | |
C. | 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所以一種元素只能組成一種單質 | |
D. | 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可以產生氧氣,所以能分解產生氧氣的物質一定含有氧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