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 比較二氧化碳的含量 | B. | ![]() 研究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 | ||
C. | ![]() 區分硬水和軟水 | D. | ![]() 配制氯化鈉溶液 |
分析 對比實驗是為了探究某一因素對實驗的影響,而運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對比實驗的探究方法;解答時要根據實驗目的分清實驗中的定量和變量,其他條件相同且只有一個變量,出現不同的現象,才能達到對比實驗的目的.
解答 解:A、比較空氣和人體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變量是兩瓶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然后分別向兩集氣瓶中滴入相同滴數的澄清石灰水,觀察對比變渾濁的程度,由實驗可知呼出氣體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空氣幾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對比得出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所以利用了對比實驗的原理;
B、研究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是利用過氧化氫分解能否迅速生成氧氣大量氧氣,并利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氧氣的量;兩試管中放入的是相同的過氧化氫溶液,變量是一支試管中加入二氧化錳,另一支試管中未加入二氧化錳;未加入二氧化錳的試管中帶火星的木條不能復燃,加入二氧化錳的試管內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通過現象的對比說明二氧化錳加快了過氧化氫的反應速率,所以屬于對比實驗;
C、區分硬水和軟水,試管中水的量、加入的肥皂水等量,變量是試管中的水不同;由實驗可知:浮渣較多,泡沫較少的是硬水,泡沫豐富的是軟水,所以利用了對比實驗的原理;
D、配制氯化鈉溶液是向兩燒杯中加入不同質量的氯化鈉,且溶劑的質量不同,是配制不同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不存在對比實驗.
故選:D.
點評 解答本題關鍵是要熟悉對比實驗的設計思路,能夠分析出變量和不變量,了解通過對比實驗能驗證出什么結論.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按集氣瓶的容積,分為5等份,做好記號 | |
B. | 實驗前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 | |
C. | 燃燒匙內的物質通常是紅磷 | |
D. | 待火焰熄滅并冷卻后,才能打開彈簧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10%的氯化鈉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為5% | |
B. | 相同溫度下,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 | |
C. | 將牛奶與水混合形成溶液 | |
D. | 硝酸銨溶解在水中,溶液溫度會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一定質量的木炭在密閉的容器內燃燒 | |
B. | ![]() 水的電解 | |
C. | ![]() 20℃時,向一定量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固體 | |
D. | ![]() 利用一定量的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