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jù)地殼中元素的含量分析;
(2)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分析;
(3)根據(jù)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根據(jù)反應的特點分析反應的類型,二氧化碳能引起溫室效應;
(4)根據(jù)物理性質不需要經過化學變化來表現(xiàn)分析.
解答 解:(1)地殼中含有大量的硅元素,它的含量僅次于氧元素.
(2)根據(jù)元素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方程式 SiO2+2C$\frac{\underline{\;高溫\;}}{\;}$Si+2R 中 可推測 R 的化學式為 CO;
(3)硅能在O2中燃燒生成SiO2,并放出大量的熱,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i+O2$\frac{\underline{\;點燃\;}}{\;}$SiO2,反應基本類型為化合 反應.有科學家正研究將硅作為新能源.與化石能源相比較,硅燃燒沒有CO2排放,因而有助于解決的環(huán)境問題是溫室效應.
(4)某種硅的單質為銀灰色晶體,常作半導體材料,不溶于水,在450℃時就能與氯氣反應生成四氯化硅,該硅單質的3條物理性質有銀灰色,晶體,能導電,不溶于水中.
故答為:(1)氧;(2)CO;(3)Si+O2$\frac{\underline{\;點燃\;}}{\;}$SiO2,化合,溫室效應.(4)銀灰色,晶體,能導電,不溶于水中.
點評 本題所考查的知識屬于課本的基礎知識,難度不大,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分析解答即可.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墻內開花墻外香--分子在不停運動 | |
B. | 氣體可壓縮儲存于鋼瓶中--分子體積變小 | |
C. | 物質受熱體積膨脹--溫度升高,分子間的間隔變大 | |
D. | 氧氣和液氧都可做助燃劑--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比較的方面 | 排水法 | 向上排氣法 | 結論 |
方法可行性 | O2難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 | O2的密度比空氣大(填“大”或“小”),且不與空氣中的物質發(fā)生反應 | 兩種方法均可行 |
收集O2的純度 | 分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兩瓶氧氣(A和B), 放入兩支相同的蠟燭,可觀察到B瓶內的蠟燭熄滅較早 ![]() | 利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更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猜想 | B. | 交流 | C. | 實驗 | D. | 查閱資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1}{2}$ | B. | $\frac{14}{22}$ | C. | $\frac{11}{14}$ | D. | $\frac{14}{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O2+2NaOH═Na2CO3+H2O | B. | 3CO+Fe2O3 $\frac{\underline{\;\;△\;\;}}{\;}$ 2Fe+3CO2 | ||
C. | CH4+2O2 $\frac{\underline{\;點燃\;}}{\;}$ CO2+2H2O | D. | Ba(OH)2+H2SO4═BaSO4↓+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③② | B. | ③②④ | C. | ①②③ | D. | ①③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市級聯(lián)考】重慶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仿真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分析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 氧化物都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 含碳元素的物質充分燃燒會生成CO2,所以燃燒能生成CO2的物質一定是碳元素
C. 置換反應必須有單質參與,有單質參與的反應都是置換反應
D. 原子和分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因此物質不是由分子構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