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如圖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將乙的飽和溶液過濾,能得到不飽和溶液
B. t1℃時,甲溶液、乙溶液的溶質質量相等
C. t2℃185g甲溶液降溫至t1℃時,能析出49g晶體
D. 將26%的甲溶液從t2℃降溫到t1℃時,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D 【解析】A、將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劑或者是改變溫度。將乙的飽和溶液過濾,不能得到不飽和溶液,說法錯誤;B、由圖可知t1℃時,甲、乙溶解度相等。t1℃時,甲溶液、乙溶液是否飽和不清楚,溶質質量是否相等無法判斷,說法錯誤;C、t2℃185g甲溶液是否飽和不清楚,故將t2℃185g甲溶液降溫至t1℃時,能析出49g晶體,說法錯誤;D、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是36g,飽和溶...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江陰市澄江鎮、要塞鎮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有關主題知識的歸納錯誤的是
A.化學與農業生產 | B.化學與健康 |
①銨態氮肥不能與堿性物質混用 ②利用熟石灰對酸性土壤進行中和處理 | ①人體缺鐵易引起缺鐵性貧血病 ②重金屬鹽中毒,可用牛奶、豆漿緩解 |
C.安全常識 | D.化學與環境保護 |
①室內煤氣泄漏,立即打開排風扇 ②油鍋著火,立即用水澆滅 | ①使用可降解塑料,可減少“白色污染” ②用新能源逐步替代化石燃料,能減少霧 霾和酸雨的產生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氨態氮肥遇到堿性物質會反應放出氨氣降低肥效,故不可以混合使用,正確,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正確; B、人體缺鐵易引起缺鐵性貧血病,正確,重金屬可以破壞蛋白質結構,故重金屬鹽中毒,可用牛奶、豆漿緩解,正確; C、打開排風扇可能產生火花,易引起爆炸,錯誤; D、使用可降解塑料,可減少“白色污染”,正確,用新能源逐步替代化石燃料,能減少霧 霾和酸雨的產生,...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福州市和泉州七中2017-2018學年九年級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多選題
下列有關的化學用語表達正確的是( )
A. 五個氫原子:H5 B. 三個水分子:3H2O
C. 兩個鈣離子:2Ca2+ D. 四個銨根離子:4NH3+
BC 【解析】A、五個氫原子:5H,原子講種類,講個數,化學式前面數字表示原子個數,故A錯誤; B、三個水分子:3H2O,分子講種類,講個數,分子式前面數字表示分子個數,故B正確;C、兩個鈣離子:2Ca2+ ,離子子講種類,講個數,離子符號前面數字表示離子個數,故C正確;D、四個銨根離子:4NH4+,離子子講種類,講個數,離子符號前面數字表示離子個數,但銨根離子中含有四個氫原子,故D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洛江區2018屆初三化學模擬考試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中華民族有著燦爛光輝的發明史,下列發明創造不涉及化學反應的是( )
A. 用膽礬煉銅 B.
用鐵礦石煉鐵
C. 燒結粘土制陶瓷 D.
打磨磁石制指南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錫東片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向一定質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質量與加入Zn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a點溶液中的溶質有2種
B. c點溶液中溶質為Zn(NO3)2
C. 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
D. d點存在的金屬有Ag和Cu兩種
B 【解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Zn>Cu>Ag,向一定質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與兩種溶質依次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所以析出銀的過程是溶液質量減少的過程; Zn+Cu(NO3)2=Zn(NO3)2+Cu 65...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錫東片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課外實驗沒有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
A. 用石墨做導電實驗
B. 用灼燒法區別棉纖維與羊毛纖維
C. 用白糖、小蘇打、檸檬酸等自制汽水
D. 用紫甘藍的酒精浸取液檢驗蘋果汁與石灰水的酸堿性
A 【解析】A、石墨具有導電性,所以可用6B鉛筆芯做石墨導電性實驗,正確;B、用灼燒法區分棉纖維與羊毛纖維,可燃性屬于化學性質,錯誤;C、用白糖、小蘇打、檸檬酸等自制汽水屬于化學性質,錯誤;D、用紫甘藍的酒精浸取液檢驗蘋果汁與石灰水的酸堿性,屬于化學性質,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錫北片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細菌冶金”的原理是利用氧化鐵硫桿菌促使黃鐵礦(主要成分FeS2)氧化成硫酸鐵和硫酸,并為CO2和H2O合成有機物提供能量,流程如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氧化鐵硫桿菌在反應①中起催化作用
B. 整個流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C. 圖中有機物可能含碳、氫、氧元素
D. 反應①化學方程式:4FeS2+15O2+2X=2Fe2(SO4)3+2H2SO4,X為H2O2
D 【解析】A、氧化鐵硫桿菌在反應①中,能夠促使FeS2氧化成硫酸鐵和硫酸,起催化作用,正確;B、借助利用氧化鐵硫桿菌促使FeS2氧化成硫酸鐵和硫酸釋放的能量供給二氧化碳和水的反應,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正確;C、由題意可知,在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成有機物,所以有機物可能含碳、氫、氧元素,正確;D、由4FeS2+15O2+2X=2Fe2(SO4)3+2H2SO4可知,反應前后鐵原子都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朝陽區2018屆九年級5月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用下列實驗操作可完成兩個實驗。請從A或B 兩題中任選一個作答,若兩題均作答,按A 計分。
A去除粗鹽中難溶性雜質 | B配制50g 10%的氯化鈉溶液 |
(1)實驗的操作步驟是___________(填序號)。 (2)實驗中發現濾液渾濁,其原因是_____。 a.濾紙未貼緊漏斗內壁 b.濾紙破損 | (1)實驗的操作步驟是____________(填序號)。 (2)實驗后測得溶質質量分數<10%,其原因是_____。 a.裝瓶時溶液灑出 b.燒杯中有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煙臺龍口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生活處處有化學。從化學的角度看,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進入久未開啟的枯井或地窖,先做燈火實驗
B.鐵制品生銹后不要輕易去除,以減緩鐵的銹蝕
C.誤服硫酸銅等含重金屬離子的鹽后,立即服用豆漿、牛奶或雞蛋清緩解造成的中毒,并及時送醫
D.室外發生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逆風及時逃離現場
B 【解析】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久未開啟的枯井或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般較高,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人直接進入會有危險,要先做燈火實驗,確定二氧化碳含量是否合適人進入;B.鐵銹結構疏松多孔,能吸附氧氣、水,會加速銹蝕,因此應及時除銹;C.重金屬鹽易與血紅蛋白結合結合,使之失去生理活性,一旦誤服硫酸銅等含重金屬離子的鹽后,立即服用豆漿、牛奶或雞蛋清緩解造成的中毒,并及時送醫;D.室外發生...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