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Mg(OH)2 被添加于塑料、橡膠等易燃物中,在受熱分解時吸收熱量并釋放出水而起到阻燃作用,同時生成的氧化鎂,化學性質穩定,不產生二次污染。
(1)寫出Mg(OH)2 受熱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模擬制取Mg(OH)2 的一個實驗是:一定溫度下,往一定量氯化鎂中加入氨水,生成Mg(OH)2 沉淀,再通過結晶、過濾,得到Mg(OH)2 晶體。為探究獲得較高Mg(OH)2晶體轉化率的條件,某研究小組進行下述對比實驗,數據如下表:
實驗 | 結晶溫度/℃ | 結晶時間/min | 轉化率/% |
a | 20 | 30 | 53.15 |
b | 40 | 30 | 84.12 |
c | 40 | 45 | 63.00 |
d | 60 | 60 | 62.20 |
①該小組研究的結晶條件是_____和_____。
②實驗_____和_______(填序號)說明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結晶時間相同時,溫度越高,Mg(OH)2 轉化率越高。
③實驗b和c的目的是____。
④在上述四組實驗中,最佳的結晶條件是____℃和_____min。
【答案】Mg(OH)2 MgO + O2 ↑ 結晶溫度 結晶時間 a b 說明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結晶溫度相同時,結晶時間越長,Mg(OH)2 轉化率越低 40℃ 30min
【解析】
(1)Mg(OH)2 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鎂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Mg(OH)2 MgO + O2 ↑;
(2) 實驗數據如下:
結晶溫度/℃ | 結晶時間/min | 轉化率/% |
20 | 30 | 53.15 |
40 | 30 | 84.12 |
40 | 45 | 63.00 |
60 | 60 | 62.20 |
①由表格中數據可知,溫度不同,轉化率不同;結晶時間不同,轉化率不同;可知該小組研究的結晶條件是結晶溫度和結晶時間;
②實驗a:結晶溫度/℃ :20 、結晶時間:30min、轉化率:53.15%;實驗b :結晶溫度:40℃、結晶時間:30min、 轉化率:84.1%;說明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結晶時間相同時,溫度越高,Mg(OH)2 轉化率越高;
③實驗b和c的溫度相同,結晶時間不同,目的是說明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結晶溫度相同時,結晶時間越長,Mg(OH)2 轉化率越低;
④在上述四組實驗中,最佳的結晶條件是40℃和30min,此時轉化率最高。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表是國家對“飲酒駕車”和“醉酒駕車”的界定標準。
飲酒駕車 | 20mg/100mL≤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100mL |
醉酒駕車 |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100mL |
(1)乙醇分子中碳、氫、氧各原子個數比為_____,其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是_____。
(2)乙醇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結果精確到0.1%)。
(3)飲酒會使人的神經系統過渡興奮或麻痹抑制,容易引發交通事故。某人飲酒后駕車,被交警發現,經測定其每10mL血液中酒精含量為9.3mg,屬于_____駕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結合你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是一種照明用的臺燈。其中標示的各部件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_____(填序號)。銅質插頭是利用了金屬銅的_____性。
(2)小明在家燒柴火煮飯,他往灶膛里塞滿木柴,結果不僅燃燒不旺,反而產生了很多濃煙,這說明可燃物充分燃燒通常要考慮兩點:一是燃燒時有足夠的空氣;二是燃料與空氣要有足夠大的_____。同時小明還發現鍋底有一層黑色的物質,該黑色的物質是_____。
(3)使用硬水會給生活帶來許多麻煩,我們常用_____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測得反應前及反應過程中的兩個時刻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下圖所示,圖中a、b、c、d分別表示相應物質的質量分數。下列數據不正確的是
A. a=56%B. b=6%C. c=17%D. d=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對一包干燥的紅色粉末組成進行探究。請你參與并回答問題:
(教師提醒)它由Cu、Fe2O3兩種固體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
(提出猜想)紅色粉末可能的組成:
猜想① 只有Cu;猜想②_____;猜想③ 是Cu、Fe2O3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
同學們為確定紅色粉末的組成,稱取該粉末5.0g裝入硬質玻璃管中,如圖在通風櫥中進行實驗。開始時緩緩通入CO氣體,過一段時間后再加熱使其充分反應。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繼續通CO氣體直至玻璃管冷卻。
(1)在裝置A中先通CO氣體的目的是______,A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2)反應前后稱量相關裝置和物質的總質量,其數據如下表:
反應前 | 反應后 |
玻璃管和紅色粉末的總質量為37.3g | 玻璃管和固體物質的總質量為36.1g |
小丁同學分析表中的數據后,得出的結論是猜想_______成立。
(3)小林同學認為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實驗停止加熱前應先斷開A和B的連接,小麗認為不需要,理由是_______。
(反思評價)實驗后小組內有同學指出:上圖裝置未進行尾氣的處理。于是有同學設計了用如圖裝置代替原裝置,實驗裝置圖中采用虛線框內的裝置,其作用有______。(提示:氫氧化鈉溶液與石灰水相似,能吸收CO2,但不變渾濁)
A 收集一氧化碳 B 吸收二氧化碳 C 檢驗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表中的裝置制取氣體(制取時將裝置中的固體與液體混合)。下表為氣體的制取的裝置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制取氣體的裝置 | 固體M | 溶液N | 制取的氣體 |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大理石 | _______。 | CO2 | __________; | |
鋅粒 | 稀硫酸 | ________; | 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部分儀器或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常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發生裝置可選擇圖中的_____(填儀器字母)進行組裝,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2)在制取二氧化碳的過程中,小雨同學選用F裝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著的小木條放在瓶口驗證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結果發現小木條始終不滅,說明該瓶氣體沒有集滿。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_,②_____。
(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為獲得純凈、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可選用上圖所示的H裝置和I裝置進行除雜和干燥,導管口連接的正確順序是:氣體→_____→F。
(4)在實驗室中制取氫氣,發生裝置與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__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氣法。若用如圖J所示裝置采用“排空氣法”收集氫氣,請在圖中將導管補畫完整_____。.
(5)某超市賣的純堿(Na2CO3)產品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鈉(NaCl),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通過實驗來測定該純堿樣品中純堿的質量分數,他們取12g純堿樣品放入燒杯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共消耗鹽酸100g,燒杯中沒有殘留不溶物,稱得反應后溶液的質量為107.6g。計算:
樣品中純堿的質量分數是多少?_____(要求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酸、堿、鹽在生產和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
(1)用小蘇打( NaHCO3)治療胃酸過多的化學方程式_____。
(2)如圖所示,40g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點意義是_____,如果加入a克15%的稀硫酸pH值正好在圖中B點,把稀硫酸換成a克15%的稀鹽酸,pH值在圖中的_____(選填“A”“B”或“C”)點。
(3)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課本中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作了綠色化改進后制取單質鐵(如圖,K1、K2是活塞)
①關閉K1、開啟K2,可以驗證。
②CO還原Fe2O3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③關閉K2開啟K1,除去二氧化碳,再通過c瓶濃硫酸,可以將d口出來的氣體再從a通入裝置,該實驗這樣改進的主要優點是_____。
(4)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含量,取10.0g于燒杯中,再向其中加入稀鹽酸50.0g,恰好完全反應(雜質不反應),反應后燒杯中物質的總質量為57.8g。
①生成CO2的質量為_____。
②求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_____(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粗鹽中含泥沙、氯化鈣、氯化鎂等雜質,某同學自制的簡易凈水器中放置物質的順序錯誤,使凈水效果不理想。
(1)請按由上到下的順序重新排列____ ____(填字母)。調整
后凈化的鹽水仍含可溶性雜質,他設計了下面的除雜流程:
(2)步驟①②都需要進行__________操作,步驟④需要進行 操作。
(3)已知試劑X是堿溶液,則沉淀I為_______(寫化學式),下列堿溶液不符合要求的是______(填序號)。
A.氫氧化鈉溶液 B.氫氧化鋇溶液 C.氫氧化鉀溶液 D.氫氧化鈣溶液
(4)步驟②除去氯化鈣的反應方程式是_____ _____;步驟③中發生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