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重要思維方式.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A圖可知,硅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
(2)C、D屬于同種元素的原因是________;
(3)B、C、D、E中屬于陰離子的是________(填離子符號);
(4)C、E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填序號),為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該裝置需做一點改進的是________,若用D裝置收集氧氣,當觀察到______時,便可開始收集。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應選用的一組裝置是_______(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圖G是某同學利用報廢試管設計的制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該設計除了廢物利用的優點外,請另寫一個優點:________ 。
(3)用收集的氧氣完成圖E鐵絲燃燒的實驗,集氣瓶中預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 ;如圖F向裝滿CO2 的軟塑料瓶注入約1/3體積的水,立即旋緊瓶蓋,振蕩,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為______,儀器②的名稱為______。
(2)在連接B裝置中的玻璃導管和帶孔橡皮塞時,玻璃導管不容易插入橡皮塞孔中,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較為純凈的氧氣,選擇的裝置組合為______填字母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4)用 D裝置收集氧氣時,導管伸至接近集氣瓶底部的原因是______,驗滿的方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天然氣、________和煤被稱為“化石燃料”。 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
(2)已建成的南京長江三橋是世界上第一座弧線形斜拉橋。橋塔所用的鋼材屬于____(填“金屬單質”或“合金”)。
(3)將花生油沿一根筷子倒入細口瓶中,該操作相當于化學實驗中的__________。
(4)世博園直飲水主要生產流程為:自來水→活性炭→超濾膜分離→紫外線消毒→直飲水,其中活性炭起________作用。
(5)洗滌劑對油污有______作用。
(6)從能量轉化的角度來看,利用焚燒生活垃圾發電,是將___________能轉化為電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約在南北朝時就開始冶煉黃銅,黃銅是銅和鋅的合金(Cu-Zn),它可以用來制造電器零件及日用品。小華利用一瓶稀鹽酸和相關的儀器,測定黃銅樣品的組成(不考慮銅中的其它雜質)。將30ml稀鹽酸分別加入到10g黃銅粉末中,每次充分反應后,測定生成氫氣的質量,實驗數據見下表: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連續加入鹽酸的體積/mL | 10 | 10 | 10 |
生成氫氣的質量/g | 0.08 | 0.08 | 0.04 |
(1)從上表數據分析,小華用10g合金粉末共收集到氫氣 g;
(2)求該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粒子有12個質子
B. 該粒子有2個電子層
C. 該粒子屬于非金屬元素
D. 該粒子已達到相對穩定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制取氧氣并模擬氫氧焰實驗。
(1)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二氧化錳作催化劑)
①儀器A的名稱______。現用下列儀器組裝氧氣的發生裝置,應選用的儀器有_______(填標號)。
②欲用濃硫酸干燥氧氣,應從裝置F的_______(填“a”或“b”)處通入氣體。
(2)模擬氫氧焰實驗:按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①關閉K,通入氫氣,點燃。為保證安全,點燃氫氣之前應先_________。將鐵絲網放在火焰上灼燒,鐵絲網只發紅,不熔斷。
②打開K,通入氧氣,火焰更明亮,鐵絲熔斷,說明燃燒的劇烈程度與氧氣的________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對如下兩個實驗進行探究: 第一小組:對久未蓋瓶塞的過氧化氫溶液中的過氧化氫是否完全分解,進行如下探究。
(猜想與假設)猜想⑴:該溶液中過氧化氫未完全分解。 猜想⑵:該溶液中過氧化氫已完全分解。
(方案討論)為了驗證猜想,甲、乙、丙三同學分別提出如下方案 甲:取適量試劑于試管中,伸入帶火星的木條,若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猜想⑴成立,若帶火星的木條不復燃,猜想⑵成立。同學們認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乙:取少量二氧化錳于試管中,加入與甲等量的試劑,若有氣泡產生,則猜想⑴成立.若無氣泡產生,則猜想⑵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寫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丙:取與甲等量的試劑于另一支試管中,加熱,再伸入帶火星木條,觀察到的現象____________,則猜想⑴成立。
(反思與交流)
敞口放置的試劑容易變質,所以要____________保存。
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的分解過程中起催化作用。從本組實驗中可得 知,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的方法還可以是____________。
第二小組:對人體吸入的空氣與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人體吸入的空氣與呼出的氣體組成有什么不同?
(查閱資料)①通常條件下,白磷與氫氧化鈉溶液不反應。
②NaOH 能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鈉和水。
(進行實驗)
實驗一: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裝入試劑,在醫用輸液袋中裝入 V mL 氣體,連接裝置;
② 緩慢擠壓醫用輸液袋,將袋中氣體全部排出,讀出量筒中液體體積 V1mL;
③關閉 K1、K2,再向燒杯中加入熱水,促使白磷迅速燃燒。待瓶中氣體冷卻至室溫,打開 K2,讀出量筒中液體體積為 V2 mL。
實驗二: 將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測濕度)傳感器探頭放入有少量空氣的保鮮袋中,打開儀 器開始采集數據,然后向袋內呼出氣體。
(解釋與結論)
(1)實驗一步驟②中,橫線處應補充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____。
(2)實驗一步驟③中的 V2 mL 是除去了已反應的____________之外的氣體總體積。
(3)實驗一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是____________(用關系式表示)。
(4)實驗二中,采集的數據如下圖所示,縱坐標均為某氣體的體積分數(%),橫坐標 均為時間(S)。根據下圖思考:
表示 O2 體積分數變化的曲線是____________(選填“X”、“Y”、“Z”)。
根據圖 2 在實驗中 200s 時沒有采集數據的其余氣體的總體積分數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推理是學習化學重要的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
A.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種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不是化合物
B.通常情況下,物質燃燒需要氧氣,所以有氧氣參加的反應一定是燃燒
C.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所以原子核內一定含有質子和中子
D.溶液一定是均一而穩定的,所以均一而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