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鐵在氧氣中劇烈燃燒:___________;
(2)水通電分【解析】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化學小組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1)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①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紅磷燃燒時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卻到室溫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象是燒杯中的水_______________。
③冷卻至室溫后打開止水夾,發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四硫化鈉(Na2S4)固體可替代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反應原理為:2Na2S4+O2+2H2O == 8S↓+4NaOH(氫氧化鈉)。
小資料:四硫化鈉(Na2S4)與氧氣、水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固體硫(S)和易溶于水的氫氧化鈉。
(實驗過程)
①取足量的四硫化鈉固體加入試管中,再加入適量的水,迅速塞緊橡膠塞,充分振蕩。測量液面至橡膠塞下沿的距離,記錄數據h1(如圖1所示)。
②將該試管插入水中(如圖2所示),拔下橡膠塞,觀察到_____________,塞緊橡膠塞。將試管取出,倒轉過來,測量液面至橡膠塞下沿的距離,記錄數據h2。理論上h2∶h1=______________。
③按照①和②再重復實驗2次。3次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h1/cm | 11.0 | 11.4 | 11.6 |
h2/cm | 8.7 | 9.1 | 9.2 |
根據第3次實驗數據,計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_%(結果精確到 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物質中,都屬于空氣污染物的一組是
A. O2、N2、CO2 B. N2、CO、H2O
C. O2、CO2、SO2 D. SO2、CO、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聯盟2018屆九年級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構建知識網絡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圖是不同物質間相互轉化關系圖。其中 A、B、C、D屬于不同類別的物質,且都含有銅元素。“→”表示一種物質一步轉化成另一種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未標出),請回答問題:
(1)B的化學式_______;
(2)寫出D生成A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聯盟2018屆九年級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象與對應選項關系合理的是
| |||
A.稀釋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 | B.向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 | C.等質量的鋅、鐵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 | D.熟石灰的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分子的運動,實驗如圖所示。圖中試管A和裝置D的試管中裝有體積和濃度相同的濃氨水,試管B和C中裝有體積和濃度相同的酚酞溶液。
(1)實驗前,另取少量酚酞溶液,向其中滴加濃氨水,觀察到酚酞溶液變紅。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①和實驗②都會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但出現此現象的快慢不同。
(3)從微觀的角度解釋產生上述現象快慢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實驗學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分類歸納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是小李整理的一些化學規律,其中錯誤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