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合理運用燃燒與滅火的原理,對保障生命財產安全至關重要。
(1)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滅火的原理是_____,做實驗時不慎碰倒酒精燈,酒精在桌面燃燒起來,可用的滅火方法是_____。
(2)著火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勢跑離著火區域逃生,理由是_____(選擇序號填空)。
A 濕毛巾可防止吸入灼熱的氣體灼傷呼吸道
B 濕毛巾會吸收CO
C 地面附近的有毒氣體相對較少
【答案】降溫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用濕抹布撲蓋 AC
【解析】
(1)根據滅火原理:①清除或隔離可燃物,②隔絕氧氣或空氣,③使溫度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據此結合滅火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火場逃生的方法來分析。
(1)用水撲滅是因為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到著火點以下,做實驗時不慎碰倒酒精燈,酒精在桌面上燃燒起來,可用濕抹布鋪蓋,利用了即可以隔絕空氣,又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溫度,達到滅火的目的。故填:降溫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用濕抹布撲蓋。
(2)水蒸發吸熱,所以濕毛巾可防止吸入灼熱的氣體灼傷呼吸道;但是濕毛巾不能吸收一氧化碳;有毒氣體受熱溫度升高,密度減小而上升,所以地面附近的有毒氣體相對較少;故填:AC。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為探索物質的組成、性質和變化,經歷了漫長的歷程。請閱讀下列信息:
信息1:數十億年來,地球上的物質不斷地變化。大氣的成分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下表是原始大氣和目前空氣的主要成分:
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 | CH4 、NH3 、CO 、CO2等 |
空氣的成分 | N2、O2、CO2、水蒸氣及惰性氣體等 |
根據上面提供的信息, 運用你學過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原始大氣是指綠色植物出現以前的大氣。假設把現代的人或其他的動植物放在原始大氣中,你認為他們能否生存下去?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2)綠色植物出現以后,原始大氣中的CO2逐漸減少。同時O2逐漸增加,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為主要特征、排放較少的溫室氣體并獲得較大產出的新經濟發展模式。
(1)溫室氣體主要是指_____(填物質的化學式)。
(2)化石燃料燃燒時會產生SO2氣體,SO2氣體的大量排放引起的一大環境問題是_____。
(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經濟理念的是_____(填序號)。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產業
②大力發展火力發電
③研制和開發新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科學。請回答下列問題: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_____(填化學式);
(2)因為鎢_____(寫一條物理性質),可制作白熾燈泡的燈絲;
(3)“墻內開花墻外香”是因為分子_____;
(4)根據干冰升華可吸收大量熱,寫出干冰的一種用途_____;
(5)生鐵和鋼都是鐵的合金,二者的區別是_____;
(6)區分棉線和羊毛線的簡單方法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填寫下列實驗現象和結論:
蠟燭是由石蠟制成的。從一支燃著的蠟燭可以觀察到很多現象,請你根據下列提供的項目仔細觀察蠟燭的燃燒,并填空:
(l)蠟燭的頂端熔化成___態;
(2)熔化的___沿著蠟燭周圍淌下;
(3)熔化的___在下淌過程中又___起來;
(4)燭芯上吸有熔化的___;
(5)原來白色的燭芯在火焰中變成___色;
(6)燭焰從內往外可分為焰心、內焰、外焰三部分,三部分焰的顏色是___的(相同、不同),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燭芯附近的火焰中,ls~2s后取出,發現處在外焰的部分___(最先、最后)炭化,說明外焰溫度___(最高、最低)。
(7)取一個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的上方,可以發現燒杯內壁___。另取一個用澄清石灰水潤濕內壁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的上方,可以發現燒杯內壁___,可見蠟燭燃燒生成___和___。
(8)用火柴去點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發現蠟燭___(填“能”或“不能”)燃燒。說明白煙具有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類方法在化學學習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學中常把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用途等作為分類的依據.在C、H2、O2、CO2四種物質中,按照不同分類標準,有一種物質與其他三種物質不屬于同一類別。請你參照表中示例填寫下列空白:
示例 | 分類標準:常溫下,是否為氣體,例外物質:碳. |
(1) | 分類標準:_________________,例外物質: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分類標準:_________________,例外物質: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三種物質各15g,它們化合時只生成30g新物質D,若再增加10gB,則反應停止后,原反應物中只剩余A.根據上述條件推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第一次反應停止后,A剩余9gB. 第二次反應后,D的質量為50g
C. 反應中A和B的質量比是3:2D. 反應中A和C的質量比是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除雜方法中,正確的是
選項 |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 除雜方法 |
A | NaCl溶液(Na2CO3) | 加入適量稀鹽酸,充分反應 |
B | 鋁粉(鐵粉) | 加入適量稀硫酸,充分反應后,過濾 |
C | CO2(CO) | 將氣體通過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并干燥 |
D | 稀鹽酸(H2SO4) | 加入適量Ba(NO3)2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