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為用鍍鋅鐵片制成的日常用品。鍍鋅鐵是指通過鍍鋅工藝在鐵皮上進行鍍鋅而制成的一種產品,熱鍍鋅產品廣泛用于建筑、家電、車船、容器制造業、機電業等,幾乎涉及到衣食住行各個領域。
為測定鐵片鍍鋅層的厚度實驗過程如下。
【實驗步驟】
⑴ 剪取一片鍍鋅鐵片,量得長度=2.0cm,寬度=1.9cm。
⑵ 用電子天平稱量質量0.857g。
⑶ 實驗中需要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稀鹽酸200mL(密度=1.05g/mL),需要量取溶質質量分數為37%的濃鹽酸(密度=1.18g/mL) mL(保留至小數點后1位),然后稀釋。
⑷ 將鍍鋅鐵片放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0%鹽酸中。當觀察到 ,可以判斷鍍鋅層恰好反應。
⑸ 將溶液中的鐵片取出清洗、擦干、烘干后用電子天平稱量質量0.837g。
【計算結果】
⑴ 鐵片鍍鋅層的質量有 g。
⑵ 已知鋅的密度7.1g/cm3,計算出鐵片鍍鋅層厚度mm(保留至小數點后2位)。
【實驗反思】
實際計算結果偏大,同學們分析,這是因為很難通過觀察現象判斷鍍鋅層恰好反應,造成鍍鋅鐵片浸泡在鹽酸中時間 。(填“偏長”、“偏短”)
【實驗改進】
資料卡片:如圖1所示,兩種金屬活動性不同的金屬放入酸堿鹽溶液中,會有電子的流動,從而產生電流。
將上述實驗改進成如圖2的裝置,當觀察到 ,此時鋅層恰好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依據右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將硫酸鈉或氯化銨的不飽和溶液轉變為飽和溶 液,均可采取添加溶質或蒸發溶劑的方法。
B.升高溫度,氯化銨和硫酸鈉的溶解度都增大
C.45℃時,氯化銨飽和溶液與硫酸鈉飽和溶液的 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D.60℃時,將氯化銨和硫酸鈉兩種飽和溶液分別冷卻到40℃時,硫酸鈉溶液中無晶體
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家有包開啟了的小蘇打,久置在灶臺上方,可能因受熱而變質。小明為此
開展了探究,請分析其過程完成填空。
【查閱資料】
① 2NaHCO3Na2CO3 + CO2 ↑ + H2O
②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③ 2NaHCO3 + Ca(OH)2 = CaCO3 ↓ + Na2CO3 + 2H2O
④ Ca(HCO3)2 + Na2CO3 = CaCO3 ↓ + 2 NaHCO3
⑤ Na2CO3受熱不分解,NaHCO3、Ca(HCO3)2都能溶與水。
【假設猜想】
假設一:小蘇打沒有變質,化學成分為 NaHCO3;
假設二:小蘇打完全變質,化學成分為 ;
假設三:小蘇打部分變質,化學成分為 。
【實驗方案】
可選藥品:①Ca(OH)2溶液 ②CaCl2溶液 ③NaOH溶液 ④稀鹽酸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操作一:取小蘇打樣品少量溶于足 量水后,加入過量的 (填藥品編 號,下同),觀察,如有沉淀,則繼續進行下一步操作。 操作二:待操作一中反應充分后過 濾,并在濾液中加入過量的 ,觀察。 | 操作一中無沉淀出現 | 假設一成立 |
假設二成立 | ||
假設三成立 |
【問題討論】
有同學認為,取一定量樣品直接加熱,再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根據實驗現
象,對上述三種假設的每一種是否成立都能進行判斷。請評價這種方案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分別將下列各組物質的稀溶液混合,能共存且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A.Na2CO3、KCl、Ca(OH)2 B.FeCl3、HCl、MgSO4
C.H2SO4、NH4Cl、KNO3 D.AgNO3、HCl、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發現一瓶敞口久置的氫氧化鈉和一瓶未標濃度的稀鹽酸。為測定氫氧化鈉的變質情況和稀鹽酸的濃度,他們取9.3g變質的氫氧化鈉樣品于錐形瓶中,加人50g水,充分溶解,再向錐形瓶中滴加未知濃度的稀鹽酸。實驗測得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錐形瓶中物質的質量關系如下圖所示。
求:(1)9.3g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
(2)未知濃度的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