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古“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請從14-A和14-B兩題中任選1個作答,若兩題均作答,按14-A計分。
14-A | 14-B |
(1)瓷器由粘土、石英等礦物燒制而成,礦物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SiO2) 、硅酸鋁[Al2(SiO3)3]等,其中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2)海上絲綢之路把寶石帶入中國。藍寶石、紅寶石的主要成分是Al2O3,鋁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__。 | (1)新鮮茶葉中的兒茶素(C15H14O6)具有抗腫瘤、氧化和保護心腦器官等作用。兒茶素由______組成。 (2)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葡萄、石榴、黃瓜、胡蘿卜、菠菜等植物。水果、蔬菜中富含的營養素是______。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屬是一類重要的材料,其應用十分廣泛。
(1)鋁的利用比鐵晚。金屬大規模開發和利用的先后順序與下列_____有關。
甲:金屬的活動性 乙:金屬的導電性 丙:金屬在地殼中的含量
(2)相同的鐵欄桿,為什么安裝在南方沿海地區比安裝在北方更容易生銹_____?
(3)為什么鋁制品比鐵制品耐銹蝕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化學用語回答下列問題。
(1)2個氧分子可用數字和符號組合來表示為_____;
(2)亞鐵離子的符號是_____;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學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我們生活、生產息息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食用“加鐵醬油”,有利于預防缺鐵性貧血
B. 減少燃煤發電,增加太陽能發電,有利于治理霧霾
C. 大量施用化肥和農藥,有利于提高農作物產量
D. 用灼燒聞氣味的方法,可以區分棉制品和羊毛制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過碳酸鈉(化學式為Na2CO4)是一種白色粉末,常溫下與水反應產生氧氣。可以作為水產養殖業的產氧劑,并可給在貯運過程中的魚、蝦、蟹等生物供氧保鮮。
根據過碳酸鈉和水的組成,對過碳酸鈉和水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成分做出猜想:
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猜想三:Na2CO3和NaOH
(1)取溶液,滴加稀鹽酸,觀察到_____,說明猜想二不正確。
(2)為了進一步驗證猜想一和猜想三哪個正確,請設計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簡要寫出實驗方案、現象和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基于證據的推理是化學學習的核心素養之一。下列有關鐵的說法正確的是
A. 鐵能和稀鹽酸反應,生鐵能被稀鹽酸完全溶解
B. 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鋁的抗腐蝕性能比鐵差
C. 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不能用鐵質容器配制含硫酸銅的波爾多液
D. 置換反應有單質生成,實驗室模擬煉鐵的反應是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張梅同學在做完“銅綠性質研究實驗”后,要填寫如下實驗報告,請協助她完成。
[實驗目的] 探究銅綠的性質。
[實驗用品] (略)
[實驗過程及現象記錄]
(1)觀察銅綠的顏色和狀態等物理性質:銅綠呈______色。
(2)將銅綠粉末用_________分別加到兩支試管中。
(3)用_____向一支試管中逐滴滴加稀鹽酸,觀察到銅綠______,溶液為______色,同時有大量_____產生。
(4)將另一支試管在酒精燈的______焰上加熱(注意:加熱時要先______加熱,再_____加熱),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綠色粉末逐漸變成______色,試管口有______出現。
[結論] 銅綠具有的化學性質: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實驗探究] 小欣同學查閱資料后得知:銅綠在加熱時還會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請幫她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在加熱過程中產生了二氧化碳: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初中化學的很多反應可以表示為:甲+乙=丙+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若丙和丁分別是鹽和水,則該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B. 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則該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C. 若丙是銅,丁是二氧化碳,則該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D. 若甲是酸溶液,則丙和丁一定有一種是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圍繞用KMnO4、KClO3、H2O2制取氧氣的反應,回答下列問題。
(1)它們都能用于制取氧氣,因為組成中都含有_____元素;
(2)用它們制取氧氣的反應中都涉及到MnO2,其中在兩個反應中MnO2都起到_____作用;
(3)從環保、節能、操作簡單的角度分析,制取氧氣時最好選用它們中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