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質中,屬于溶液的是
A. 牛奶 B. 豆漿 C. 冰水 D. 糖水
D 【解析】A、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體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穩定,不屬于溶液,錯誤;B、豆漿是不均一、不穩定的混合物,不屬于溶液,錯誤;C、冰水是純凈物,不屬于混合物,不是溶液,錯誤;D、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正確。故選D。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2018屆初三中考化學復習 水 專題練習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屬于化合物的是
A. 河水 B. 大理石 C. 氮氣 D. 二氧化硫
D 【解析】試題分析:河水和大理石屬于混合物,氮氣和二氧化硫屬于純凈物,而氮氣中只含有一種元素,屬于單質。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畢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煙道氣中含有大量CO2,經“捕捉”可用于生產甲醇等產品。
(1) “捕捉”CO2:在高壓時將煙道氣中的CO2溶解于甲醇,得到CO2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質是________。
(2)用“捕捉”的CO2生產甲醇,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 CO2 + 3H2 CH3OH + H2O 【解析】本題考查了溶質與溶劑的判定和微粒模型的應用。 (1) 氣體溶于液體中,液體是溶劑,氣體是溶質。CO2的甲醇溶液中溶質是CO2; (2)由微觀粒子的反應過程可知,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 + 3H2 CH3OH + H2O;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畢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燈帽蓋滅酒精燈的原理是
A.移走可燃物 B.隔絕空氣 C.防止酒精揮發 D.降低酒精著火點
B 【解析】 試題分析:滅火的方法有:(1)與空氣(或氧氣)隔絕。(2)降溫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3)撤走可燃物。蓋上燈帽時,酒精燈中的酒精與氧氣隔絕,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因此答案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畢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的是
A. 木炭 B. 酒精 C. 鐵絲 D. 紅磷
C 【解析】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錯誤;B、酒精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水和二氧化碳,錯誤;C、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正確;D、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生成一種白色固體,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徐匯區2018屆九年級4月學習能力診斷(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某化學興趣小組取100g草木灰樣品于燒杯中,不斷滴入稀鹽酸,當燒杯中的殘余混合物質量為137.8g時,充分反應。反應過程放出的氣體質量與加入鹽酸的關系曲線如圖表示。(假設草木灰的其他成分不與酸反應)
請計算回答:
(1)圖中縱坐標上a點數值:a=__________g;放出氣體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 mol。
(2)草木灰樣品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___(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2.2 0.05 6.9% 【解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a=100g+40g-137.8g=2.2g,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為:=0.05mol (2)設草木灰樣品中碳酸鉀的質量為x。 K2CO3 + 2HCl == 2KCl + H2O + CO2↑ 138 44 x 2.2g =,解得x=6.9g 草木灰樣品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徐匯區2018屆九年級4月學習能力診斷(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與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鎂三種溶液都能發生反應,且都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A. 氯化鋇溶液 B. 氫氧化鉀溶液 C. 氯化鈣溶液 D. 氫氧化鋇溶液
D 【解析】A、氯化鋇溶液不與硝酸鎂溶液反應,不符合題意;B、氫氧化鉀溶液不與碳酸鈉溶液反應,不符合題意;C、氯化鈣溶液不與硝酸鎂溶液反應,不符合題意;D、氫氧化鋇溶液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淀、與硫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與硝酸鎂溶液生成氫氧化鎂白色沉淀,符合題意。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屆九年級質量普查調研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興趣小組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時發現:燒杯中飽和石灰水先變渾濁,后逐漸澄清。
(1)石灰水“變渾濁”是因為生成了___(填化學式)。
(2)為探究“飽和石灰水渾濁后變澄清的原因”,該小組同學開展了如下活動:
【查閱文獻】碳酸鈣與二氧化碳、水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氫鈣
【提出假設】
假設1:揮發出的HCl使渾濁變澄清;
假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實驗】為除去CO2中的HCl,小華在上圖中甲、乙裝置之間增加下圖裝置,裝置的連接順序是甲→__→___→乙(填字母序號);其中盛放的試劑合理的是_____(填選項序號)
a.濃硫酸 b.NaOH溶液 c.飽和NaHCO3溶液
【實驗現象】飽和石灰水渾濁后,繼續通入CO2,沉淀溶解
【得出結論】由上述探究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
CaCO3 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渾濁變澄清 b a c 二氧化碳使飽和石灰水渾濁后變澄清 【解析】(1)二氧化碳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難溶性的碳酸鈣,所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2)【提出假設】假設2:生成的二氧化碳與水、生成的碳酸鈣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氫鈣。【設計實驗】除去氯化氫氣體,用飽和NaHCO3溶液,除去氣體中的氣體雜質,如果除雜劑是液體,則洗氣裝置的兩個導氣管是長進短出,故接順序是甲→...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新鄉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生活中常見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等是初中化學學習的重要內容。
(1)下列關于氫氧化鈉的描述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 b、易溶于水,溶解時放熱
c、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d、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2)鹽酸和硫酸是實驗室里常用的試劑。打開濃鹽酸和濃硫酸試劑瓶的瓶蓋,立即就能把它們區分開來,這是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3)如圖是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時的pH變化圖像。
①b點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_________;
②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粗鹽中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Na2SO4雜質必須進行精制。流程示意圖如下:
①若通過蒸發要獲得氯化鈉晶體,下列儀器中一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玻璃棒 b、漏斗 c、酒精燈 d、蒸發皿
②加入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
③設計實驗證明濾液B中存在NaOH。(請簡要寫出實驗步驟及現象)_________
(5)碳酸氫鈉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鹽。已知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加熱8.4g碳酸氫鈉,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_________________?
b 瓶口出現白霧的是濃鹽酸,因為濃鹽酸有揮發性。 NaOH、Na2SO4 . 2NaOH+H2SO4 === Na2SO4+2H2O b 除去CaCl2和過量的BaCl2。 取少量濾液B,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靜置,向上層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變紅,則含有NaOH。 2.2 g 【解析】(1)根據氫氧化鈉的性質分析解答;(2)根據濃鹽酸有揮發性,而濃硫酸無揮發性分析解答;(3) ①根...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