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測定純堿(Na2CO3)樣品(假設只含NaCl雜質)中Na2CO3質量分數的實驗方案,請你參與他們的探究活動,請回答下列問題:(不考慮原裝置內空氣的影響)A組同學設計了如圖1的實驗裝置。
(1)實驗時,在裝藥品前需組裝好如圖儀器,并___________。
(2)裝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裝置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吸收Na2CO3與酸溶液反應產生CO2 B.防止空氣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進入裝置丙中 C.干燥二氧化碳
(4)實驗中如果滴加酸溶液的速度過快,會導致測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無影響”)。
(5)B組同學認為A組同學的方案存在問題,即使操作規范,測定結果也會偏低,理由是_____,應該將裝置甲中雙孔橡膠塞換成三孔橡膠塞,并在甲的左邊連接上圖2裝置,實驗結束后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空氣,目的是_____,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若沒有圖2裝置,直接通入空氣,則會導致測得結果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無影響”)。
(6)你認為實驗時加入的酸溶液最好是_____(填“稀鹽酸”或“稀硫酸”)。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吸收水蒸氣(或干燥CO2) B 偏小 有CO2殘留在燒瓶內 將殘留的CO2全部鼓入到并裝置中,使其完全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 吸收空氣中的CO2 偏大 稀硫酸 【解析】(1)實驗時,在裝藥品前需組裝好如圖儀器,并檢查裝置氣密性,防止裝置漏氣;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裝置乙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 (3)裝置丁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進入裝置丙中,...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臨洮縣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7年5月14日,“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沿著絲綢之路,中國的茶葉被傳播到世界各地。綠茶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質具有解毒和抗輻射作用,茶多酚的化學式為C15H12O7,有吸水性,在堿性條件下易被氧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茶多酚屬于有機物
B. 茶多酚由15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7個氧原子構成
C. 茶多酚中碳元素的含量最高
D. 茶葉不能在潮濕、堿性環境中貯存
B 【解析】A. 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鹽以外的含碳化合物稱為有機物,茶多酚屬于有機物,正確;B. 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為一個分子中原子的個數,一個茶多酚分子由15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7個氧原子構成,錯誤;C. ,茶多酚中碳元素的含量最高,正確;D. 茶多酚的化學式為C15H12O7,有吸水性,在堿性條件下易被氧化。茶葉不能在潮濕、堿性環境中貯存,正確。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是實驗室中常見的幾項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A. 測溶液pH B.
檢查裝置氣密性
C. 稀釋濃硫酸 D.
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化學模擬試卷 題型:填空題
硬水中含有較多的Mg2+和_______(填符號);生活中常通過_____________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
Ca2+ 加熱煮沸 【解析】硬水中含有較多的Mg2+和Ca2+,含有較多的Mg2+和Ca2+的水叫硬水,含有較少的Mg2+和Ca2+的水叫軟水;生活中常通過加熱煮沸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在日常生活中加熱煮沸是降低水硬度最常用的方法。 點睛∶硬水和軟水判斷的標準是含有Mg2+和Ca2+離子的多少。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化學模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有關現象或事實的解釋中,不正確的是【 】
A. 水沸騰后變成水蒸氣——分子間的間隔增大
B. CO有毒但CO2無毒——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
C.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構成它們的原子不同
D. 加碘食鹽、高鈣牛奶——這里的“碘”、“鈣”為碘元素和鈣元素
C 【解析】A、水沸騰后變成水蒸氣,屬于狀態的變化,是分子間的間隔增大的結果,故A正確;B、CO有毒但CO2無毒,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故B正確;C、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構成它們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C錯誤;D、加碘食鹽、高鈣牛奶——這里的“碘”、“鈣”為碘元素和鈣元素,元素屬于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故D正確。 點睛∶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金...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二診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水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是水的電解實驗,試管a中產生的氣體為_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2)將渾濁的河水用圖2所示的簡易凈水器進行凈化,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
(3)圖3實驗中,水的作用為_______,若用pH試紙檢測實驗結束后集氣瓶中液體的pH,則液體的pH_______7(填“<”或“=”或“>”)。
(4)圖4為甲、乙、丙三種不含結晶水的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①t1℃時,丙物質的溶解度為_______;
②t2°C 時將30g甲物質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g;
③將t2°C時乙的不飽和溶液逐漸冷卻至t1℃,下圖中有關量隨時間變化的趨勢一定錯誤的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二診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除去雜質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選項 |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 除去雜質的方法 |
A | KCl(MnO2) | 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
B | CaO(CaCO3) | 加水溶解、過濾 |
C | CO2(CO) | 通入適量氧氣、點燃 |
D | FeSO4溶液(H2SO4) | 加入過量Fe粉、過濾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氯化鉀易溶于水,二氧化錳難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過濾、蒸發的方法進行分離除雜,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B、加水氧化鈣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而把主要物質出去了,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夠通氧氣點燃,這是因為當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大量存在時,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會燃燒的;且除去氣體中的氣體雜質不能使用氣體,否則會引...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無錫市梁溪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對實驗結果的分析正確的是
A. 用濕潤的 pH 試紙測鹽酸的 pH,導致結果偏小
B. 粗鹽提純實驗中,蒸發時液滴飛濺,導致產率偏高
C.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時仰視,導致配制的氯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偏大
D. 紅磷燃燒測空氣中氧氣含量,未完全冷卻即打開止水夾,導致結果偏小
D 【解析】A、用濕潤的 pH 試紙測鹽酸的 pH,則用蒸餾水潤濕后,溶液的酸性變弱,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強,則測得的pH結果比實際值偏大,錯誤;B、粗鹽提純實驗中,蒸發時液滴飛濺,會造成獲得的精鹽的質量偏少,導致產率偏低,錯誤;C、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液面,讀數比實際液體體積小,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大,則使溶質質量分數偏小,錯誤;D、未完全冷卻即打開止水夾...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齊河、夏津、臨邑、禹城、武城五縣2018屆九年級4月第一次練兵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推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A. 某固體物質在常溫下能導電,則該物質一定是一種金屬單質
B. 燃著的木條伸入某氣體中,木條不復燃,則該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C. 常溫下測得某溶液的pH=0,則該溶液一定顯酸性
D. 堿溶液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所以能使酚酞變紅的一定是堿溶液
C 【解析】A、在常溫下能導電的物質不一定是金屬單質,例如石墨在常溫下能導電,但是石墨是一種非金屬單質,錯誤;B、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某氣體中,木條不復燃,該氣體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因為氮氣、稀有氣體等氣體都不支持燃燒,錯誤;C、常溫下測得某溶液的pH=0,則該溶液一定顯酸性,正確;D、堿溶液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但能使酚酞變紅的不一定是堿溶液,如碳酸鈉溶液,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