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化學符號填空
(1) ①3個磷原子_________; (2) 銨根離子_________ (3) 2個碳酸分子_________ ;
(4) 地殼中含量前二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昆明市業水平考試第二次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錳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下列有關錳元素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原子序數為25 B. 屬于金屬元素
C. 元素符號為Mn D. 相對原子質量為54.9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十堰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調研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水的知識中,正確的說法是
A. 水中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增多會導致水中藻類植物大量生長和繁殖
B. 蒸餾和煮沸是常用的硬水軟化方法,二者都屬于物理變化
C. 電解水時生成的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2:1
D. 水是由氧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初三化學期初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配制60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NaCl溶液,準備了下列實驗用品.回答下列問題:
(1)該同學按下列實驗步驟進行:①計算,②稱量,③量取,④________(填步驟名稱).
(2)配制過程還缺少的一種玻璃儀器是__________(填名稱).
(3)計算所需NaCl的質量___g,稱量時,NaCl應放在托盤天平的__盤(填左、右)上.
(4)量取蒸餾水操作如下:將蒸餾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體積對應刻度線時,改用_______(填儀器名稱)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5)若用俯視的方式量取水的體積,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初三化學期初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涉及學科觀點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微粒觀: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B. 轉化觀: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C. 結構觀:氬原子和氯離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同
D. 守恒觀:10mL質量分數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質量分數變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初三化學期初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來列客觀事實對應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選項 | 客觀事實 | 微觀解釋 |
A | 電解水得到氫氣 | 水中有氫分子 |
B | 聞到濃氨水的特殊氣味 | 分子在不停運動 |
C | 一滴水中有1.67×1021個水分子 | 分子的體積很小 |
D | 金剛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北京市中考化學復習測試:酸、堿、鹽的綜合專項訓練 題型:實驗題
化學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酸堿鹽的性質(夾持儀器已省略)。
(1)關閉K2,打開K1和分液漏斗玻璃塞、活塞,向B裝置中加入稀鹽酸,使其浸沒大理石后關閉分液漏斗活塞。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2)當B中物質仍在反應時,關閉K1,打開K2。一段時間后C中的現象為__________;充分反應后,C中一定含有溶質NaC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現象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
A. 煤燃燒后留下的灰燼的質量比煤的質量少了
B. 白磷在密閉的錐形瓶中燃燒,反應前后質量相等
C. 50g糖溶于200g水中,制得250g溶液
D. 加熱高錳酸鉀制到氧氣后,剩余固體的質量比高錳酸鉀質量少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