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碳酸亞鐵(FeCO3)可用于制作補鐵藥物,以下是用硫鐵礦燒渣(主要成分為Fe2O3、SiO2等)為原料制備碳酸亞鐵的生產流程示意圖:
(資料)40以上時,(NH4)2CO3易分解。
(1)操作的名稱為________。
(2)寫出生成FeCO3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加入(NH4)2CO3后,該反應必須控制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今年春節期間播出的《舌尖3》,讓籍籍無名的章丘鐵鍋名聲大振,章丘手工鐵鍋制造需要歷經十二道工序,再過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溫錘煉,經受三萬六千次鍛打,其爐渣中主要含FeO、Fe2O3,還有一定量既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酸反應的雜質。現按如圖工藝流程,用爐渣制備綠礬(FeSO47H2O)。請按要求回答問題:
查閱資料:氧化亞鐵與稀硫酸、鐵與硫酸鐵反應均可生成硫酸亞鐵。
(1)步驟一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2)步驟一中的操作名稱是___,為提高步驟一的反應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大硫酸的濃度,升高反應物的溫度、還可以采取___(寫1條,不考慮“攪拌”和“使用催化劑”)。
(3)步驟二中無氣體生成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測得濾液2的pH明顯大于濾液1,其原因是___。
(4)濾液2得到綠礬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
(5)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中利用該爐渣按照上述工藝流程制取綠礬。現取100g爐渣,得到干燥雜質5g,步驟二中加入15.6g鐵粉,得到濾渣5.6g。要計算理論上制得綠礬的質量,除要利用上述給定的全部數據外,在實驗過程中,還需測定的一個數據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20℃時,某固體物質(不含結晶水)的水溶液,經歷如下變化( )
下列說法你認為正確的( )
A. 溶液甲是飽和溶液
B. 20℃時,該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40g
C. 溶液丙若蒸發10g水,析出的晶體一定大于4g
D. 溶液乙溶質的質量分數小于溶液丙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A、B、C三種固體物質(不含結品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1)P點表示的含義是_____。
(2)將t2℃時c的不飽和溶液變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若A中含有少量B可用_____方法提純A.t3℃時,將30g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溶液的質量是_____g。
(4)將t1℃時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3℃溫度,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尿素[CO(NH2)2]是一種常用的化肥,工業上生產尿素的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中A、B、D三種物質都是氧化物
B. 參加反應的A、B兩物質的粒子數之比為1 : 1
C. 該反應前后分子種類、原子種類均沒有發生改變
D. 參加反應的A、B兩物質的質量之比為17∶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豆制品是以大豆等豆類為原料,經加工而成的食品。
資料一:豆制品的制備
中國是大豆的故鄉,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利用豆類創制了許多廣為流傳的豆制品,以下為幾種豆制品的主要制作流程:
資料二:豆制品的營養
豆制品的營養主要體現在豐富的蛋白質含量上, 另外還含有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B1、B2等。豆制品中富含膽固醇,所含膽固醇與不飽和脂肪酸有較好的祛脂作用,且熱量很低。因此,肥胖和高血脂、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可多吃豆制品。豆制品還可預防便秘、骨質疏松和增強免疫力。
資料三:豆制品的弊端
豆制品具有豐富的營養,色香味俱佳,但攝入過多,也會損害身體健康。首先,豆制品含有較多非必需氨基酸,腎病患者應盡量禁食。其次,豆制品含有較多嘌呤,痛風病人應少食或不食。另外,胃病患者也應盡量少食用豆制品,以免刺激胃液分泌、產生腸道脹氣等。
總之,適量食用豆制品,才是科學飲食之道。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由豆腐腦制得豆腐的過程屬于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2)豆制品中含有蛋白質、礦物質、________等營養物質。
(3)提倡肥胖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多吃豆制品的理由是___________。
(4)由于豆制品中含有________元素,因此可預防骨質疏松、佝僂病等。
(5)下列關于豆制品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號)。
A.豆制品是以豆類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
B.豆漿經過點漿、壓制后可制成腐竹
C.腎病患者應該盡量禁食豆制品
D.豆制品營養豐富,因此人人皆宜、多多益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A. ①分離溶液中的FeCl2和CuCl2 B. ②檢驗蠟燭燃燒生成的水
C. ③檢驗CO32- 的存在 D. ④用水吸收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 甲物質由一個氮原子和三個氫原子構成
C.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2:3
D. 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發生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氧氣是初中化學學習的重要內容。
(1)按體積計算,氧氣大約占空氣成分的_______%,空氣污染指數中屬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填兩個)。
(2)氧氣是________ (多選題)
A.單質 B.混合物 C.氧化物 D.化合物 E.純凈物
(3)下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和氧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從圖中獲取的信息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
A.氧的原子序數是8 B.氧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6.00g
C.氧屬于非金屬元素 D.氧原子有兩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6
(4)如下圖,用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以甲乙兩種方式迅速插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發現木條復燃,且在甲中燃燒比在乙中更旺。這說明氧氣具有哪些性質?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熱31.6克高錳酸鉀制取一定質量的氧氣,生成氧氣的質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