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鹽酸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試劑,但下列實驗中,不宜使用稀鹽酸的是( )
A.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
B.除去銅粉中混有的鐵粉
C.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D.除去鐵絲上的鐵銹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體缺乏維生素C(簡寫VC)就會患壞血病。右圖為某品牌維生素C片說明書的一部分。根據信息進行的計算錯誤的是
A.每片含VC質量為10mg
B.若成人每天對VC的最低需要量為60mg,每天可服用該品牌維生素C片3次
C.VC中含碳、氫和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9:1:12
D.VC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觀察和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式,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
B.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硫酸銅溶液生成紅褐色沉淀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
D.將氯化鈉固體溶于水,溶液溫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火炬使用的燃料為A物質,純凈物A在B物質中充分燃燒,發生反應:
A+5B3C+4D(部分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
(1)在上述反應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的物質為 。其摩爾質量為
。
(2)A物質的化學式為 。從宏觀上分析以上反應前后不變的是
,從微觀上分析以上反應前后變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國勞動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會使用木炭煉銅。在化學實驗室里模擬煉銅,既可用傳統的實驗裝置(見圖甲),又能用改進的微型實驗裝置(見圖乙)。化學興趣小組采用圖乙裝置,開展以下探究活動。
(1)寫出木炭與Cu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失去氧原子的物質是 ,發生了 反應。氧化劑還原劑都屬于
物(反應物或生成物)。
(2) 判斷木炭與CuO已經發生化學反應的依據是 。
(3)使用圖乙裝置與使用圖甲裝置相比,其優點是 (寫出1條即可)。
(4)用甲裝置進行實驗,完畢后先停止加熱,可能會引起的后果是
。
(5)澄清石灰水中含有的氫氧化鈣屬于 (填酸、堿、鹽或氧化物),澄清石灰水也參與了化學反應,在反應中逐漸變成了 (填溶液、乳濁液或懸濁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同學為了區別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溶液,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四組實驗方案。
(1)其中能達到實驗目的是__ __。
(2)在C組實驗中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__ _。
(3)實驗結束后,甲同學將A、C組四支試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看到溶液變渾濁,該現象說明有_(填化學式)物質生成,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紅色。
(4)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紅色,說明溶液呈堿性。使溶液呈堿性的物質是什么呢?甲同學進一步推測:溶液中呈堿性的物質可能是碳酸鈉、氫氧化鈣和__ __三種物質中的一種,或是三種物質兩兩混合組成的混合物。
(5)為了驗證推測,甲同學查閱資料,獲悉氯化鋇溶液呈中性,并設計如下實驗加以驗證。請根據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實驗內容 | 預測現象 | 結論 |
取少量容器中的上層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靜置 | ||
①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無色 | 物質是碳酸鈉 | |
②若無沉淀生成,溶液呈紅色 | 物質是氫氧化鈣 | |
③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紅色 | _ _ |
(6)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第②步驗證的結論不嚴密,原因是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是初中化學的三個實驗,按要求回答問題。
![]() |
(1)實驗C中燒杯③的作用是 。
(2)上述不能達到實驗目的實驗是 (填序號)。為實現相應實驗目的,該實驗改進的方法是 。
(3)實驗A的實驗原理是 ,
若實驗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小于,則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 。(寫出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的除雜(括號內為雜質)方法正確的是( )
|
B.CO2(CO):2CO+O2 === 2CO2
|
D.KCl (KClO3):2KClO3 === 2KCl+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