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做“鐵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進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動,請你一同參與。
(探究)鐵絲燃燒是否需要純氧
(實驗內容)取長短相同,直徑均為0.38mm的鐵絲,分別在體積分數為90%、70%、60%、55%的O2中實驗。
(實驗現象)
O2% | 90% | 70% | 60% | 55% |
實驗現象 | 燃燒劇烈、燃燒時間長,效果好 | 燃燒比90%弱,燃燒時間短,實驗成功 | 燃燒比70%弱,燃燒時間更短,實驗成功 | 難以燃燒,只是發紅 |
若用如圖1裝置收集一瓶(150mL)含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60%的氣體,方法是:在150mL集氣瓶里裝滿水,塞緊膠塞并關閉活塞b,打開活塞a通入氧氣,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當量筒內的水達到設定的體積后立即關閉活塞a,然后打開活塞b通入空氣,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則停止通入氧氣時量筒內水的體積約為_______mL。
(結論)就0.38mm鐵絲而言,燃燒所需氧氣的最低體積分數為_______,且氧氣濃度越大,燃燒現象越_______劇烈(填“劇烈”或“不劇烈”);
(拓展)小明指出上述關于鐵絲燃燒所需氧氣最低濃度的結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鐵絲可能在氧氣濃度為56%~59%的范圍內燃燒。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圖1是兩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 2是氯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1)圖1方框中氯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______。
(2)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______。
(3)圖2橫線上的數字是_______。
(4)下列說法中,圖2不能直接獲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
①核電荷數 ②相對原子質量 ③電子層數 ④ 中子數
(5)中國“神州七號”飛船載人航天取得成功。偏二甲肼是火箭推進器的常用燃料。根據偏二甲肼的化學式C2H6N2,請寫出2點意義: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聯盟2018屆九年級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微觀的觀點解釋下列事實,錯誤的是 ( )
選項 | 事實 | 解釋 |
A | 酒香不怕巷子深 | 分子不斷運動 |
B | 氯化鈉溶液具有導電性 | 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
C | 夏天濕衣服晾干快 | 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 |
D | 用乙烯合成聚乙烯塑料 | 分子之間有間隔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為保證實驗安全,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A. 用完酒精燈后,用嘴吹滅
B. 加熱時試管內液體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
C. 加熱時試管口對著自己或他人
D. 加熱后的試管,立即用冷水沖洗干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實驗學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節約水、保護水”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請解答下列有關水的問題
(1)自然界水循環示意圖中海水含有大量氯化鈉,氯化鈉是由____和____(填符號)構成。
(2)電解水實驗示意圖試管A中收集到____,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由該實驗可知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其理論依據是____。
(3)實驗Ⅰ中缺少的玻璃儀器是____。若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則原因可能是____(任答一條即可)。
(4)生活中可用____(填試劑名稱)來鑒別硬水軟水。實驗Ⅱ可將硬水軟化,該操作的名稱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實驗學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碳酸(H2CO3)在加熱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表示為H2CO3CO2↑+H2O,對它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碳酸在加熱條件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B. 每個碳酸分子在加熱條件下,可以生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和一個水分子
C. 每62份質量的碳酸在加熱條件下,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和18份質量的水
D. 通過碳酸分解,我們能得到,碳酸中一定含有CO2和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2017屆九年級中考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完成下列基礎化學實驗。
Ⅰ.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裝置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如用E裝置收集氧氣,當集氣瓶中的水排完之后,_______________,緩慢的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時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4)選用F收集氫氣時,氫氣應從__________(填“a”或“b”)端進入。
Ⅱ.如何證明鹽酸與堿發生了化學反應?某化學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兩個實驗。
實驗一:向NaOH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振蕩,繼續加入稀鹽酸,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可證明鹽酸與氫氧化鈉能發生反應。
實驗二:向Cu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觀察到的反應現象為___________;繼續滴加稀鹽酸,看到_____________(反應現象),也證明了鹽酸與堿能發生反應。
實驗結束后,小組同學對實驗一中試管內的無色溶液成分展開了討論。
【提出問題】實驗一結束后,試管內的溶液的溶質除酚酞外還有什么?
【猜想假設】猜想一:NaCl和HCl 猜想二:NaCl
【實驗設計】若要證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試劑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_________。
A.紫色石蕊溶液 B.Cu C.AgNO3 D.Na2CO3
【討論交流】小瑩同學認為滴入NaOH溶液,也能證明猜想一成立,你認為小瑩同學的方案是否可行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贛州市提前招生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A.、B、C、E、F、G、H、I都是初中化學學過的物質。其中E、F、H均為黑色固體,B為紅色固體單質。他們之間有如圖的轉化關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請用化學式表示下列物質:
A___________ 、 B _________ 、I__________。
(2)寫出下列轉變的化學方程式:
E→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