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學實驗中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
A. 證明蠟燭中含有氧元素
B. 探究同種溶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
C. 驗證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
D. 探究鋼鐵銹蝕的原因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惠州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分子、原子和離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分子的質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質量 B. 原子的質量幾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C. 構成物質的離子在不停地運動 D. 原子可通過得、失電子變成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水和溶液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1)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甲所示。20℃時取18gKNO3和18gNaCl分別放入兩只燒杯中,各加入50mL水(水的密度近似看做1g/cm3),充分溶解,現象如圖乙所示;升溫到50℃時,現象如圖丙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乙圖中,a燒杯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b燒杯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選填“>”、“<”或“=”)。
②要使丙圖中的NaCl溶液恰好變成飽和溶液,需要加入____gNaCl固體。
③除去固體KNO3中混有的少量NaCl,實驗步驟:先加水加熱溶解,再____,然后過濾、洗滌、干燥。
④把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NaCl溶液稀釋成50g質量分數為3%的NaCl溶液,需要水的體積是___mL.若采用圖丁所示的操作來量取水的體積(其他操作均正確),則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____(選填“>”、“<”或“=”)3%。
(2)水是一種常用的溶劑,下列各組固體物質能用水鑒別的是____(填字母)。
A.碳酸鈣和氯化鈉 B.硝酸銨和氯化鈉 C.氯化鎂和氯化鈉 D.氫氧化鈉和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過程中,主要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 水的沸騰 B. 干冰升華 C. 膽礬研碎 D. 面粉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徐州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請根據下列研究氧氣、空氣和二氧化碳性質等的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從物質分類的角度看,空氣屬于_____(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2)從構成物質的微粒看,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是鐵原子與氧分子發生化學反應,請用化學符號表示:3個鐵原子:_____,2個氧分子:_____。
(3)從宏觀現象的角度看,實驗C的現象為___,由可知二氧化碳的性質有__,___,____。
(4)從變化過程的角度看,某同學對B裝置改進后如圖D所示,實驗時,從分液漏斗向瓶內迅速注入80℃的水至悶沒白磷,然后傾斜裝置至白磷露出水面時,白磷立即燃燒,這說明物質燃燒需要的條件是____;若集氣瓶的容積為320mL,注射器內活塞頭部在實驗前所處的刻度為80mL,加入的熱水為120mL,在實驗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其目的是____;當反應完全并冷卻至室溫后,注射器內活塞頭部所處的刻度約為____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徐州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溶解、溶液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用汽油、洗滌劑都能洗去油污,但前者是溶解后者是乳化
B. 從5%的蔗糖溶液中取出1滴,這1滴溶液的濃度仍為5%
C. 鹽酸、氫氧化鈉溶液都能導電,是因為溶液中都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D. 不飽和的石灰水通過再加溶質、蒸發溶劑或降低溫度可成為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徐州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
A. 溶解氯化鈉 B. 熄滅酒精燈
C. 將鐵釘放入試管內 D. 取用少量硫酸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菏澤市2018-2019學年九上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中,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A. 動植物的呼吸 B. 木炭燃燒 C. 食物的腐爛 D. 酒的釀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