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 | 現象 | 結論 |
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適量的酚酞試液,再加入適量的過氧化氫溶液 | 酚酞試液變紅色,后紅色褪去 | 過氧化鈉和水反應生成了過氧化氫 |
分析 實驗一:
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和氧氣接觸;
實驗二:
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他說是你和水;
氫氧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都是顯堿性的溶液,都能夠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解答 解:實驗一:
向包有過氧化鈉粉末的脫脂棉上滴水,脫脂棉燃燒起來,是因為過氧化鈉和水放熱,溫度達到了脫脂棉的著火點,同時反應生成氧氣.
故填:過氧化鈉和水放熱,溫度達到了脫脂棉的著火點,同時反應生成氧氣.
實驗二:
【理論分析】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猜想不正確,理由是碳酸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故填:碳酸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實驗探究】1.取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后的溶液放入試管中,先加入適量的水,然后再滴加酚酞試液,若觀察到溶液變紅,過了一會,紅色又褪去,說明猜想①錯誤.
故填:酚酞試液;溶液變紅,過了一會,紅色又褪去.
猜想②:反應生成了過氧化氫.
故填:反應生成了過氧化氫.
實驗過程如下表所示:
實驗 | 現象 | 結論 |
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適量的酚酞試液,再加入適量的過氧化氫溶液 | 酚酞試液變紅色,后紅色褪去 | 過氧化鈉和水反應生成了過氧化氫 |
點評 實驗現象是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現,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觀察實驗、分析實驗,為揭示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實質奠定基礎.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① | ② | ③ | ④ | |
化學符號 | 2H | $\stackrel{+3}{Fe}$2O3 | SO42- | NH3 |
意義或名稱 | 2個氫原子 | 氧化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 | 硫酸根離子 | 氨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都不需要對氣體發生裝置加熱 | B. | 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氣體 | ||
C. | 都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 | D. | 都可以用相同的發生裝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反應前后原子數目發生了變化 | B. | 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 ||
C. | 乙分子中不含A原子 | D. | 原子種類在化學反應中發生了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鈣溶液(或稀鹽酸). | 產生白色沉淀(或有氣泡冒出) | 該溶液是碳酸鈉溶液.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l2+Na2CO3=CaCO3↓+2NaCl(或Na2CO3+2HCl=2NaCl+H2O+CO2↑).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該物質 | 產生白色沉淀 | 該溶液是碳酸鈉溶液.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Na2CO3═CaCO3↓+2Na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濃鹽酸也具有吸水性 | |
B. | 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 |
C. | 離子是帶電荷的微粒,所以帶電荷的微粒一定是離子 | |
D. | H2O和H2O2的分子構成不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