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索(化學式是C15H22O5)而獲得諾貝爾獎。下列關于青蒿素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青蒿素屬于有機物 B. 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高
C. 青蒿素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D. 青蒿素中C、H、O的質量比為15:22:5
D 【解析】A. 青蒿素屬于有機物,正確;B. 青蒿素中碳元素所占的質量份數是12×15,氫元素所占的質量份數是1×22,氧元素所占的質量份數是16×5,所以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高,正確;C. 青蒿素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正確;D. 青蒿素中C、H、O的原子個數比為15:22:5,錯誤。故選D。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開發區2018屆初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表是某同學在錯題本中整理的部分內容,其中完全正確的是
A.化學用語 | B.現象描述 |
H——表示一個氫分子 2Fe2+——表示兩個鐵離子 | 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 |
C.性質與其對應用途 | D.事實與解釋 |
石墨質軟而滑膩——做潤滑劑 N2常溫下性質穩定——制氮肥、炸藥 | 端午時節粽飄香——分子不斷運動 O2和O3化學性質不同——分子構成不同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H——表示一個氫原子,2Fe2+——表示兩個亞鐵離子,錯誤;B、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錯誤;C、石墨質軟而滑膩,可做潤滑劑,N2常溫下性質穩定,制保護氣,錯誤;D、端午時節粽飄香,是分子不斷運動的結果,決定物質性質的是組成和結構,O2和O3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靜安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質量調研(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含游離態氧元素的物質是
A. 過氧化氫 B. 空氣 C. 二氧化碳 D. 水
B 【解析】單質中的元素以游離態存在,化合物中的元素以化合態存在。A. 過氧化氫,屬于氧化物,不符合題意;B. 空氣中含有氧氣,氧氣中的氧元素以游離態存在,符合題意;C. 二氧化碳,屬于氧化物,氧元素以化合態存在,不符合題意;D. 水屬于氧化物,氧元素以化合態存在,不符合題意。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園區2018屆九年級一模化學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物質性質和用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的熱,干冰可用作制冷劑
B. 鋁不與氧氣反應,鋁制品不用涂保護層來防腐
C. 小蘇打能與酸反應生成氣體,小蘇打可用作發酵粉
D. 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稀有氣體可制作霓虹燈
B 【解析】A. 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的熱,干冰可用作制冷劑,正確;B. 鋁在常溫下,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了一層致密是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被氧化,所以鋁制品不用涂保護層來防腐,錯誤;C. 小蘇打能與酸反應生成氣體,小蘇打可用作發酵粉,正確;D. 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稀有氣體可制作霓虹燈,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園區2018屆九年級一模化學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種類改變,原子種類不變
B. 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所以帶電的微粒一定是離子
C. 與元素化學性質關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電子數
D. 構成固體物質的微粒都是靜止不動的
A 【解析】A.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種類改變,原子種類不變,正確;B. 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帶電的微粒不一定是離子,如:質子、電子帶有電荷,但不是離子,錯誤;C. 與元素化學性質關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錯誤;D. 構成固體物質的微粒也在不停地運動著,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園區2018屆九年級一;瘜W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空氣中氧氣的質量占空氣質量的21% B. 二氧化硫是空氣的污染物之一
C. 工業上采用分離液態空氣法獲得氧氣 D. 空氣的成分會發生一定的變化
A 【解析】A. 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占空氣體積的21%,錯誤;B. 二氧化硫是空氣的污染物之一,正確; C. 根據液氧和液氮的沸點不同,工業上采用分離液態空氣法獲得氧氣,正確;D. 隨著工業的發展,空氣的成分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如: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以前有所增多,正確。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17-2018學年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下圖中 A~H 表示幾種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A、H 是單質,C、D 的物質類別 相同且 D 中含有兩種元素,E、F、G 中含有同種金屬元素。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間 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和溶劑水已略去。
(1)寫出D的化學式____________。
(2)寫出B和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寫出B生成A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3)已知反應:C+E→X+H2O,且反應前后化合價不變,則X的化學式可能是__________。
HCl CaO+H2O=Ca(OH)2 2H2O2H2↑+O2↑ CaSO4 【解析】(1)A、H 是單質,C、D 的物質類別 相同且 D 中含有兩種元素,故CD可能是酸,H可能是金屬,A是氫氣,C是硫酸,D是鹽酸,E、F、G 中含有同種金屬元素,且FG均能生成B ,故B可能是水,E可能是氧化鈣,F可能是氫氧化鈣,G可能是碳酸鈣,經檢驗,推測正確,故:A是H2,B是H2O,C是H2SO4,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17-2018學年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
A. 加熱液體 B.
檢查裝置氣密性
C. 驗滿二氧化碳 D.
驗純氫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合肥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清華大學研究人員成功研制出一種納米纖維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液體燃料甲醇,其微觀示意圖如圖(圖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丁的化學式為H2O,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B. 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質量比為3:1
C. 甲是單質,乙、丁均為氧化物 D. 該反應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種類都變了
C 【解析】由題目信息和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反應的方程式為: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的化學方程式為:3H2+ CO2 CH3OH+H2O。A、由上述反應可知,丁的化學式為H2O,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錯誤;B、由上述反應可知,參加反應的甲與乙兩物質的質量比為(2×3):(12+16×2)=3:22,錯誤;C、由微粒的構成可知,甲是單質,乙、丁均為氧化...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