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物質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比為44:27,則關于這種物質的組成描述正確的是
A. 該物質只含碳元素,氫元素
B. 該物質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1
C. 該物質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該物質的分子中碳原子與氫原子的個數比為1:2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一種小球代表一種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該反應中共有三種元素
B. 甲是化合物,乙是單質
C. 乙和丁中同種元素的化合價相等
D. 該反應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2019屆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實驗儀器的名稱: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發生裝置應該選用________,該裝置有一處不足,請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收集氧氣的方法也可采用_____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氣法。若用下圖所示裝置采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請在圖中將導管補畫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在常溫下,一氧化氮是一種難溶于水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與空氣中的氧氣迅速反應生成二氧化氮。若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應選用下列收集方法中的_______________;
(5) 包包同學稱取一定質量的KMnO4固體放入大試管中,將溫度控制在250℃加熱制取O2。實驗結束時,宇宇同學發現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論產量。針對這一現象,包包和宇宇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I:反應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II:反應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III:反應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都放出O2。
【實驗驗證】包包和宇宇分成兩組,分別進行下列實驗:
包包同學取一定質量的MnO2,在25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冷卻后測得MnO2的質量不變,則猜想_____錯誤;
宇宇同學取K2MnO4在250℃條件下加熱,沒有用測定質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II正確的結論。宇宇同學選擇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
(1)康康同學利用如圖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若A裝置試管口放一團棉花,請寫出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
②畫出①中生成物是單質的原子結構示意圖____
③收集氧氣時不宜用D裝置,其原因是什么____?
(2)康康將B、C裝置連接后可制取多種氣體,
①寫出用B、C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
②舉例說明①中生成物液體,在不同實驗中的作用____。
(3)實驗室用鋅粒(固體)和稀硫酸(液體)反應,生成物是硫酸亞鐵和氫氣。(氫氣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制得的硫酸亞鐵可用于治療缺鐵性貧血。某貧血患者每天需補充1.12g鐵元素。
①制取氫氣可選擇的實驗裝置是_____。
②寫出硫酸亞鐵中各元素的質量比_____。
③計算他每天服用的藥物中含硫酸亞鐵質量是多少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如圖是某葡萄糖酸鋅口服液的標簽。根據題意回答:
(1)標簽上的含鋅6.5mg是指_____。
A.單質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2)每個葡萄糖酸鋅分子中共有_____個原子。
(3)葡萄糖酸鋅的相對分子質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生活中的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 紙燃燒 B. 切蛋糕 C. 鐵生銹 D. 人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氧氣物理性質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魚能在水中生存,說明氧氣極易溶于水
B. 液態氧是淡藍色的,固態氧也是淡藍色的
C.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略大
D. 通常情況下,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9屆上學期九年級期末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A. 鈣離子-Ca+2 B. 氯化鉀-KClO3 C. 三個氫原子—H3 D. 二氧化硅-Si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