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從人們的衣食住行,到探索太空,都離不開材料。下列屬于合成材料的是
A.PE塑料B.鋁合金C.鋼筋混凝土D.陶瓷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A~I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常溫常壓下,A,B為液體,F為紅色固體,H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E在C中劇烈燃燒時,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單質I在純凈的C中燃燒,發出色火焰,該反應屬于(寫基本反應類型)。
(2)寫出化學方程式:
A轉化為C的反應。
C與E發生的反應。
C與G發生的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談到氨氣(NH3),首先讓我們想到的是它的刺激性氣味,其實NH3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十分廣泛。
NH3與食品工業
黃曲霉毒素具有很強的致癌性,廣泛存在于霉變的花生、玉米等糧油及其制品中。在食品工業生產中,常利用氨氣熏蒸法降低食物中滋生的黃曲霉毒素。該方法是利用NH3與食物中的水反應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再與黃曲霉毒素反應,從而有效的降低黃曲霉的毒性。
實驗人員通過實驗尋找氨氣熏蒸法的最佳條件。將 50 g 花生破碎成粉末,包裹密封并注入NH3,置于恒溫箱進行熏蒸。圖1是在相同熏蒸時間、NH3濃度和花生含水量的條件下,熏蒸溫度對降解某種黃曲霉毒素的影響。
NH3與無機化工
近年來,CO2捕集與封存被認為是減少 CO2 排放的有效途徑。 NH3溶于水后形成的氨水可作為吸收CO2的新型吸收劑。
下圖為工業吸收CO2的裝置示意圖。實驗研究表明,CO2的脫除率受到反應溫度、氨水流量、氨水濃度等多種因素影響。當噴霧塔內的反應溫度低于40 ℃時,CO2的脫除率隨著氨水流量和氨水濃度的增加而明顯升高,最高可達到85%,大大減少了CO2的排放,降低其對環境的影響。
至此,你對NH3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認識呢?希望在今后的化學學習中你還會對NH3有更全面的認識!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請列舉出NH3的物理性質______(答1條即可)。
(2)氨氣熏蒸法中,NH3與食物中水的結合過程屬于______(填“化學變化”或“物理變化”)。
(3)依據圖1回答:
① 當溫度為40 ℃和45 ℃時,降解率分別為84.34%和84.35%,考慮到經濟性原則,應選取的最佳熏蒸溫度為______。
②在25 ℃~45 ℃的范圍內,隨著熏蒸溫度的升高,黃曲霉毒素的降解率逐漸______(填“增大”或“減小”)。
(4)噴霧塔中利用氨水吸收CO2。氨水以霧狀噴灑的目的是______。
(5)下列關于氨水吸收CO2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填序號)。
A.從噴霧塔出氣口排放出的氣體中不含CO2
B.吸收過程中,噴霧塔內的反應溫度對CO2脫除率沒有影響
C.反應溫度低于40 ℃時,噴灑濃度較高的氨水,有助于提升CO2的脫除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氧氣可能用到的裝置。
(1)寫出編號儀器的名稱:① , ②。
(2)如果用A裝置制取氧氣,錐形瓶內液體的液面應到(填“a”或者“b”)處。寫出A為發生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3)選用裝置C收集氧氣的理由是。
(4)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選用的制取裝置為(選填裝置序號)。用圖2裝置收集并測量產生O2的體積,所測定的O2體積比理論計算值小,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生活、環境、能源、資源問題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pH<5.6的雨水稱為酸雨
B.加速石油、煤炭的開采,快速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
C.“溫室效應”主要由CO2等氣體引起
D.PM2.5專用口罩中被填充了活性炭,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探究活動各個環節進行認真的反思,是提高我們的探究能力和促進不斷進步的重要保證。下列有關實驗后反思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只要有結論就不需要思考猜想與結論是否一致
B.需要反思探究方法是否科學、有效
C.需要反思實驗過程是否安全、環保
D.需要反思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簡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