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下列實驗.(1)現提供下列裝置:
①寫出上圖中B裝置甲儀器的名稱 .
②實驗室用A裝置進行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實驗,化學方程式為 ,用D裝置收集氧氣,氣體由導管
進入(填“a”或“b”)
③實驗室用鋅粒和稀鹽酸制氫氣,用C裝置代替B裝置的優點是 :若要檢驗氧氣中是否含有氯化氫氣體,可將氣體通過盛有 溶液的D裝置(填“AgNO3”或“飽和NaHCO3溶液”)
(2)對一定質量的粗鹽(含泥沙)進行初步提純.
①實驗主要步驟:稱量與 、過濾、蒸發;實驗中多次使用玻璃棒.過濾時它的作用是 ;蒸發時,待蒸發皿中出現 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濾液蒸干.
②下列因素會導致獲得的精鹽質量偏小的是 (填序號)
a.蒸發是液滴濺出 b.過濾時,濾紙破損
c.粗鹽中加入過量的水 d.過濾后,濾紙上的泥沙未同水沖洗.
(1)分液漏斗; 2KMnO4K2MnO+MnO2+O2↑;a;節約藥品;AgNO3;(2)溶解;引流;較多量晶體;ad 【解析】(1)①B裝置甲儀器是分液漏斗;②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方程式是:2KMnO4K2MnO+MnO2+O2↑;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用裝置D收集氧氣時,氧氣從長管進入;故填:③C裝置與B裝置比較可知,C裝置容器小,節約藥品;氯化氫溶于水形成...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8屆九年級模擬測試卷(3)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我國科技創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獲得諾貝爾獎的是( )
A. 侯德榜發明聯合制堿法
B. 屠呦呦發現抗瘧新藥青蒿素
C. 閔恩澤研發石油煉制催化劑
D. 張青蓮主持測定了幾種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
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屠呦呦發現抗瘧新藥青蒿素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故答案選擇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句容市華陽片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學情調查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FeCl3、NaCl和Ba(NO3)2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組成,現做如下實驗:取少量固體加足量的水溶解,過濾得沉淀Ⅰ和無色溶液Ⅰ,后續實驗及現象如下圖:
試回答:
(1)沉淀I中成分有_____________(有2種)。
(2)白色沉淀II是______,生成白色沉淀II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3)通過上述實驗,固體粉末中不能確認的物質是NaCl和_______,其中不能確認NaCl的原因是_________。
CaCO3Fe(OH)3 BaCO3 2NaOH+CO2 +Ba(NO3)2= BaCO3↓+ H2O+ 2NaNO3 NaNO3 FeCl3含有Cl—或FeCl3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Cl 【解析】本題物質的鑒別和推斷,考查了堿、鹽的化學性質。根據鐵離子在溶液中顯黃色,碳酸鈣難溶于水,但是會溶于酸,鋇離子會與碳酸根離子生成的碳酸鋇沉淀,銀離子與氯離子生成氯化銀沉淀進行分析。 (1...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句容市華陽片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學情調查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指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
A. 酸雨的形成原理:CO2 + H2O=H2CO3
B. 利用赤鐵礦煉鐵:Fe3O4+4CO3Fe+4CO2
C. 不能用鐵制容器配制波爾多液:2Fe + 3CuSO4 = Fe2(SO4)3 + 3Cu
D. 銅綠的形成:2Cu+O2+H2O+CO2 =Cu2(OH)2CO3
D 【解析】A、酸雨的形成原理是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SO2+H2O=H2SO3,錯誤;B、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Fe2O3不是Fe3O4,利用赤鐵礦煉鐵,在高溫下CO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 2Fe+3CO2,錯誤;C、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Fe+CuSO4═FeSO4+Cu,錯誤;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句容市華陽片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學情調查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屬于純凈物的是 ( )
A. 肥皂水 B. 不銹鋼 C. 金剛石 D. 食用醋
C 【解析】A、肥皂水中含有水和肥皂,屬于混合物,錯誤;B、不銹鋼中含有鐵、鎳、鉻等物質,屬于混合物,錯誤;C、金剛石是由碳一種物質組成,屬于純凈物,正確;D、食用醋中含有乙酸、水等物質,屬于混合物,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8屆九年級模擬化學測試卷(4) 題型:單選題
下列4個圖像中,能正確反應變化關系的是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當氫氧化鈉反應完以后,硫酸鈉的質量不再增大,正確;B、向一定質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鋅片,溶液質量逐漸增多,當稀硫酸完全反應后,溶液質量不再增多,錯誤;C、化學反應前后固體中錳前后元素的質量不變,但反應后固體質量減少,所以隨著反應的進行,固體中錳元素的質量逐漸增多,當反應結束后,固體中錳元素的質量不再改變,錯誤;D、在過氧化氫溶液分解反應中,...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8屆九年級模擬化學測試卷(4) 題型:單選題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 向氯化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 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 將鐵絲插入硫酸銅溶液中,鐵絲上會有紅色固體生成,溶液變成黃色
D. 電解水實驗中,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電極上產生的氣體的體積比為1:8
B 【解析】A. 向氯化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錯誤;B. 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正確;C. 將鐵絲插入硫酸銅溶液中,鐵絲上會有紅色固體生成,溶液變成淺綠色,錯誤;D. 電解水實驗中,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電極上產生的氣體的體積比為1:2,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2018屆中考全真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為回收一塊質量為40 g的銅鋅合金中的銅,將該合金放人燒杯中,逐漸加入稀硫酸至不再產生氣泡時,恰好用去稀硫酸100 g,燒杯內剩余固體27 g。請完成下列計算:
(1)40 g銅鋅合金中鋅的質量是________g 。
(2)計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
13g 19.6% 【解析】(1)40 g銅鋅合金中鋅的質量為40 g-27 g="13" g (2)【解析】 設所用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為x。 Zn+H2SO4═ZnSO4+H2↑ 65 98 13 g x x="19.6" g 所用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19.6%。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7~2018學年九年級第二學期3月信息反饋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許多化學物質是一柄“雙刃劍”。對CO2的利弊評價不妥的是
A.能夠用CO2 滅火利用了它沒有可燃性也沒有助燃性且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
B.“碳酸水”澆灌植物對植物光合作用有利
C.利用干冰升華吸熱可進行人工降雨
D.CO2過多會使人窒息死亡是因為CO2 有毒
C 【解析】 試題分析:A、CO2 滅火利用了它沒有可燃性也沒有助燃性且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正確,B、二氧化碳能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碳酸不穩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故“碳酸水”澆灌植物對植物光合作用有利,正確,C、干冰升華吸熱使周圍的溫度降低,故利用干冰升華吸熱可進行人工降雨,正確,D、CO2過多會使人窒息死亡是因為CO2不能供給呼吸,而不是有毒,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