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為甲、乙兩物質的溶制度面線,回答下列問題。
(1)t2℃時,等質量的甲、乙兩物質飽和溶液降溫到)t1℃,析出晶體較多的是__________;
(2)當甲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質,要得到純凈的甲,可以采用的最佳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3)t2℃時,等質量的甲、乙兩物質配成飽和溶液時,需要溶劑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取等質量t2℃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蒸發等量水后恢復至t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a>b=c
B.恢復至t2℃時,析出溶質的質量a>b=c
C.恢復至t2℃時,三種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
D.若繼續降溫至t1℃,三種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發現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青蒿素(化學式為C15H2205),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從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下列關于青蒿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青蒿素的一個分子中含有42個原子
B. 青蒿素屬于無機物
C. 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2
D. 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6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除去銅粉中混有的鐵粉,并用提純的銅粉制取膽礬(CuSO45H2O),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按如下流程進行實驗(反應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已知:Cu+2H2SO4(濃)CuSO4+SO2↑+2H2O。
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操作a的名稱是__;除去銅粉中的鐵粉,最簡便的實驗方法是__.
(2)A溶液的溶質為____________,A到B的反應中,溶液最終變為黃色,發生了化合反應,則反應的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Cu制CuSO4溶液的途徑Ⅱ中,反應的方程式為____________(產物為硫酸銅和一種液體)。途徑Ⅱ與途徑Ⅰ相比較,其顯著的優點是_____(回答一點即可).
(4)硫酸銅溶液如何轉化為膽礬:濃縮和_______________(蒸發結晶或降溫結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工廠排放的廢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氫氧化鉀,欲用2%的稀監酸測定廢水中的氫氧化鉀含量(廢水中其它雜質不與鹽酸反應),取20g廢水于錐形瓶中,逐滴加入2%的稀鹽酸,至恰好完全反應,消耗稀鹽酸7.3g.
(1)求廢水中氫氧化鉀的質量分數:
(2)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精確到Q.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科技節活動中,初三同學選用下述物質: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濃氨水(呈堿性,易揮發)、Na2CO3溶液、Ca(OH)2溶液、濃鹽酸、NaOH溶液等為低年級同學表演了一組化學小魔術,請你利用所學化學知識揭開其中之謎。
(1)魔術1為“葡萄酒變色”。觀察到的現象為A中溶液由紫色變為紅色,則B溶液為________,結合B處溶液的性質說明A變色的原因 ________。
(2)魔術2為“鐵樹開花”。觀察到的現象為鐵絲上的棉花團逐漸由白色變為紅色。則D溶液為_______。
(3)魔術3為“清水變牛奶”,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溶液變渾濁的原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一門自然科學。下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圍觀示意圖,你認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都不變
B.該反應是置換反應
C.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都發生了改變
D.乙、丙兩種物質都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