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綠色奧運”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題之一.為減輕大氣污染,在汽車尾氣排放口加裝“催化凈化器”,可將尾氣中的NO、CO轉化為參與大氣循環的無毒的混合氣體,該混合氣體是
A.NO2 CO2 B.O2 CO2 C.CO2 NH3 D.N2 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經過調查和收集資料得知,可以通過①化學沉降(用少量明礬)②殺菌消毒(用氯氣)③自然沉降④過濾等幾個步驟對黃河水進行凈化.請選擇合理的操作順序( )
| A. | ①③②④ | B. | ③①④② | C. | ③④①② | D. | ①③④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通過一段時間的化學學習,你已經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規律.請結合如圖提供鵝一些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的儀器名稱:a ;
(2)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序號),其中二氧化錳起到 作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實驗室選擇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序號)
(4)用C裝置收集氧氣的依據是 ;若用E裝置收集氧氣,檢驗氧氣是否集滿的方法是 .
(5)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常溫下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氨氣極易溶于水.實驗室制取并收集氨氣應該從圖中選擇的發生裝置是 ,收集裝置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創立了著名的“侯氏制堿法”(流程簡圖如圖),促進了世界制堿技術的發展.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沉淀池中的反應物共含有5種元素
B.過濾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兩種溶質
C.圖中X可能是氨氣
D.通入氨氣的作用是使溶液呈堿性,促進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5.侯氏制堿法制的純堿中通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鈉,現有含氯化鈉雜質的純堿樣品22.8 g,全部溶解在350 g水中,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166.6 g,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干燥后稱得沉淀質量為39.4 g。(Na—23 C—12 O—16 Cl—35.5 Ba—137)
求:(1)原樣品中的碳酸鈉的質量;(2)最后所得濾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觀察A、B 兩幅圖回答以下問題:
(1)用分子原子的知識分析比較A、B裝置實驗過程中水的變化情況
(2)在圖乙電解水的裝置中,導線A連接的是電源的 極,小明推測“a試管內產生的是氫氣,b試管內產生的是氧氣.”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填序號,下同)環節,還需要 來進行驗證.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設計并進行實驗
D.獲得結論 E.反思與評價 F.表達與交流
(3)要驗證試管a中產生的氣體可用 ,現象是 說明a氣體具有的性質是 .
若試管a內集到的氣體為5mL,則b試管收集到的氣體為 mL.若氫原子模型用表示,氧原子模型用
表示,則構成a試管中氣體微粒的模型可表示為
A. B.
C.
D.
(4)寫出乙裝置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文字表達式 ,
反應類型是 ,這一反應是將 能轉化成 能.根據能量守恒原理,該實驗中生成的氫氣和氧氣含有的化學能之和比反應前水所含的化學能 (高、低).因為
(5)用化學符號填寫:在乙裝置實驗中,變化的微粒是 ,不變的微粒是 ,生成新的微粒是 .由此我們可知分子、原子的根本區別是 .
(6)關于通電分解水實驗,獲得的結論正確的有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B.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改變
D.生成氧氣中氧分子的化學性質與空氣中氧分子的化學性質相同
(7)水通電生成未來最理想的能源﹣氫氣,因為燃燒易發生爆炸,因此點燃前必須 ,這一過程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從微觀角度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其中正確的是( )
| A. | 一壺水燒開后壺蓋被頂開,是因為水分子體積變大 |
| B. | 體溫計中的水銀柱升降,是因為分子間隔隨溫度變化 |
| C. | 1體積酒精和1體積水混合所得液體小于2體積,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隔 |
| D. | 取下酒精燈燈帽可聞到酒精氣味,是因為酒精分子中原子種類發生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