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鹽酸的質量 | 第一次 40g | 第二次 40g | 第三次 40g | 第四次 40g | 第五次 40g |
剩余固體質量 | 40g | ag | 20g | 10g | 5g |
分析 (1)根據第一次加入40g稀鹽酸,導致固體由50g變成了40g,減少了10g,第三次也是有20g變成10g,說明每加入40g鹽酸能夠使固體減少10g,依據雜質不與鹽酸反應,反應的是碳酸鈣,結合方程式計算出所用稀鹽酸溶質的質量分數,并據溶質的質量分數式分析解答;
(2)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據此書寫方程式;
(3)第5次加入40g鹽酸,固體減少5g,說明樣品中碳酸鈣反應完畢,依據碳酸鈣的總質量計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總質量,列出比例式;
(4)利用第二次實驗所消耗碳酸鈣的量,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計算出生成的氯化鈣的質量,由溶質的質量分數公式,求出加入水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5)由50g樣品中雜質的質量是5g,計算樣品中碳酸鈣的純度,并據碳酸鈣分解的反應方程式計算需要大理石的質量
解答 解:(1)第一次加入40g稀鹽酸,導致固體由50g變成了40g,減少了10g,第三次也是有20g變成10g,說明每加入40g鹽酸反應10g碳酸鈣,即a=40g-10g=30g;
(2)碳酸鈣和鹽酸反應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3)要求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則須求出所有碳酸鈣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第5次加入40g鹽酸,固體減少5g,說明樣品中碳酸鈣反應完畢,所以碳酸鈣的總質量是50g-5g=45g
設45g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是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45g X
則求解生成二氧化碳總質量的比例式是:$\frac{100}{44}=\frac{45}{X}$;
(4)第二次反應的碳酸鈣的質量是20g,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a,生成氯化鈣的質量是b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20g b a
$\frac{100}{20g}=\frac{111}=\frac{44}{a}$
b=22.2g
a=8.8g
所以向第二次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frac{22.2g}{20g+80g-8.8g}$×100%=24.3%;
(5)根據以上分析,該大理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frac{45g}{50g}$×100%=90%
設需要這種大理石的質量為n
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
100 56
n×90% 280t×(1-10% )
$\frac{100}{n×90%}=\frac{56}{280t×(1-10%)}$
n=500t
故答案為:
(1)30;
(2)CaCO3+2HCl=CaCl2+H2O+CO2↑;
(3)$\frac{100}{44}=\frac{45}{X}$;
(4)23.4%;
(5)500t.
點評 本題考查綜合、全面,分析透徹每次加入40g稀鹽酸固體剩余物質量的變化,對反應進行的情況進行判斷,這是解決本題的基礎,該題可很好考查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涉及的方程式計算較多,要找準已知量,細心分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步驟③現象 | 步驟⑥結果 | 步驟⑦操作 | 結論 |
劇烈反應,有氣泡產生,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 稱量的氧化銅的質量仍為0.2g | 重復步驟溶液中有氣泡放出,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 在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反應中,氧化銅也能作催化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物質 | 鎂條 | 含碳0.05%的鐵絲 | 含碳0.2%的鐵絲 | 含碳0.6%的鐵絲 |
燃燒時 的現象 | 劇烈燃燒,發出 耀眼白光,無火星 | 劇烈燃燒 極少火星 | 劇烈燃燒 少量火星 | 未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