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文件資料需要長期保存,書寫時最好使用:( )
A. 鉛筆 B. 碳素墨水筆 C. 藍墨水筆 D. 圓珠筆
B 【解析】試題分析:可利用碳單質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選擇A或B,又A可用橡皮擦去,那么選B。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小華想測定Cu—Zn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實驗室只提供了一瓶稀鹽酸和相關的儀器。為了測定該合金的組成,小華稱取10克該合金粉末,在粉末中連續三次加入稀鹽酸反應。每加一次鹽酸,小華記錄所得氣體的質量,實驗數據如下: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連續加入鹽酸的體積(ml) | 10 | 10 | 10 |
生成氫氣的質量(g) | 0.08 | 0.08 | 0.04 |
(1)從上表數據分析,小華用10克合金粉末總共收集到___________克氫氣。
(2)求出該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提示:Cu不與稀鹽酸反應,鋅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2HCl=ZnCl2+H2↑)
0.2 35% 【解析】本題考查了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1)根據表格提供的數據,10g鹽酸最多生成0.08g氫氣,第三次只生成0.04g,說明金屬全部參加了反應,生成氫氣的總質量為:0.08g+0.08g+0.04g=0.2g; (2)設:Cu-Zn合金中鋅的質量為x Zn+2HCl═ZnCl2+H2↑ 65 2 x 0.2g x=6.5g Cu...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實驗學校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根據如圖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鎂屬于非金屬元素
B. 鎂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31g
C. 鎂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2
D. 在化學反應中,鎂原子容易得到電子形成Mg2+
C 【解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稱的左上角數字為原子序數,右上角的為元素符號,下邊的是相對原子質量。在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的數字為質子數;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字為該層上的電子數。原子的化學性質主要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當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時,反應中易失去電子成為陽離子;當最外層電子數大于4時,反應中易得到電子成為陰離子;原子核外只有一個電子層且電子數為2,或者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結構...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漳州市2017-2018學年九年級第一輪總復習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區別下列各組物質,所選擇的試劑或方法錯誤的是:( )
選項 | 需區別的物質 | 選擇的試劑或方法 |
A | 食醋與酒精 | 聞氣味 |
B | 空氣與氧氣 | 帶火星的木條 |
C | 水和雙氧水 | 看顏色 |
D | 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 | 燃著的木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漳州市2017-2018學年九年級第一輪總復習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通過初三的化學學習,我們知道使用硬水會給生活和生產帶來許多麻煩。下列有關硬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硬水中含較多的不溶性鈣和鎂的化合物
B. 生活中可以通過煮沸水的方式降低水的硬度
C. 硬水放一段時間就變成軟水
D. 在硬水中加入少量的肥皂水,會產生大量的肥皂泡
B 【解析】試題分析:硬水是指含較多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為混合物。A、由水的定義,說法錯誤;B、煮沸可讓可溶性的鈣鎂化合物析出,含量降低,硬度降低,說法正確;C、為可溶性雜質,沉淀方法無法除去,說法錯誤;D、硬水加入肥皂水無泡沫,說法錯誤。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人類文明進步與金屬材料的發展關系十分密切,金屬在生活生產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請回答下列問題:
(1)鐵的廣泛應用
①鋼鐵屬于____________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②如上圖為生活中常見“暖貼”的部分標簽.暖貼可以貼于身體的某個部位,自行發熱,用于取暖或熱敷.使用時空氣進入暖貼,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與暖貼中的____________ 發生反應而使暖貼放熱.使用后,發現暖貼內有的物質變為紅色,該紅色固體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
(2)鐵的化學性質探究
將m g 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質量的CuCl2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后稱量.質量仍為m g,對所得濾液和濾渣有如下四種判斷,以下判斷正確的是(____)
A.濾液可能是無色
B.濾渣中的物質可能有3種
C.濾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
D.濾渣中加稀鹽酸一定有氣泡產生
(3)煉鐵過程的探究
在化學實驗室里,可以利用如圖裝置制得鐵:
①寫出其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裝置A的反應中,實驗開始前應先______________ (選填“通CO”或“加熱”);
③C處酒精燈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
混合物 鐵粉 Fe2O3 C 3CO + Fe2O32Fe+3CO2 通CO 尾氣處理,防止污染空氣 【解析】本題考查了金屬的性質,金屬的防銹,煉鐵原理的實驗等。 (1)鐵中含碳量較高時,屬于生鐵,含碳量較低時,屬于鋼,鋼鐵屬于混合物;暖貼中的鐵粉能與空氣中的氧氣、暖貼中的水發生緩慢氧化而釋放出熱量,使用后,發現暖貼內有的物質變為紅色,該紅色固體是鐵生銹后的產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鐵,化學式...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歸納總結和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歸納推理正確的是( )
A. 化合物中含不同種元素,所以含不同種元素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
B. 中和反應有鹽和水生成,因此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C. 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集氣瓶內水平面上升約1/5,證明了氧氣約占空氣總質量的1/5
D. 置換反應生成單質和化合物,因此生成單質和化合物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A 【解析】A、化合物中含不同種元素,所以含不同種元素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確;B、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CO2+2NaOH═Na2CO3+H2O,錯誤;C、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集氣瓶內水平面上升約1/5,證明了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錯誤;D、置換反應是指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生成單質和化合物的反應不一...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2017--2018第二學期初三化學3月月考試卷(含答案) 題型:單選題
實驗小組用傳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與稀鹽酸反應過程中溫度和pH的變化。測定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過程中有熱量放出
B.30s時,溶液中溶質為HCl和NaCl
C.該實驗是將稀鹽酸滴入稀NaOH溶液
D.從20s到40s,溶液的溫度升高、pH增大
C 【解析】結合pH隨時間的變化圖像,反應開始前pH<7,溶液顯酸性,應該是向稀鹽酸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故C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岳池縣2018屆九年級階段檢測(二)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大氣中PM2.5(直徑不超過2.5微米的顆粒物)的增多會導致霧霾天氣,對人體健康和環境質量的影響較大。下列措施中不利于PM2.5治理的是( )
A. 拆除建筑物時噴灑水 B. 大力發展燃煤發電
C. 發展公共交通,減少私家車出行 D. 禁止焚燒秸稈和城市內煙熏臘肉
B 【解析】A. 拆除建筑物時噴灑水,可減少粉塵,不符合題意;B. 大力發展燃煤發電,使空氣中顆粒物增多,符合題意;C. 發展公共交通,減少私家車出行,可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不符合題意; D. 禁止焚燒秸稈和城市內煙熏臘肉,減少固體顆粒物的產生,不符合題意。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