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兩種氣體,它們的相同點是
A.都無毒 B.都能滅火
C.都能供給呼吸 D.都能支持燃燒
A 【解析】 試題分析:CO2和O2都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二氧化碳能滅火,氧氣能供給呼吸,能支持燃燒。選A。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8屆初三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金剛石、石墨和C60的說法正確的是
A. 都是黑色固體 B. 都具有導電性
C. 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 D. 燃燒都生成二氧化碳
D 【解析】A、金剛石不是黑色固體,錯誤; B、金剛石不導電,錯誤; C、金剛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構成,但是C60是由分子構成,錯誤; D、金剛石、石墨和C60都含有碳元素,燃燒后都生成二氧化碳,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對下列實驗事實得出的結論或解釋正確的是
A. 向NaOH固體中加入稀鹽酸溫度升高——說明該反應放熱
B. 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證明水是由氫分子、氧分子構成的
C. 向黑色粉末中加入某無色溶液,立即產生氣泡——說明黑色粉末一定是鐵粉
D. 去除粗鹽中難溶性雜質實驗中產率偏低——可能是將粗鹽全部加入水中,立即過濾
D 【解析】A、向NaOH固體中加入稀鹽酸,液體溫度升高,由于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不能說明該反應放熱,錯誤;B、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證明水是由氫元素、氧元素組成的,錯誤;C、向黑色粉末中加入某無色溶液,產生大量氣泡,該黑色粉末不一定是鐵粉,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黑色)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氧氣,錯誤。D、去除粗鹽中難溶性雜質:將粗鹽全部加入水中,立即過濾,氯化鈉可能沒有全部溶解,導致...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練兵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過程中,下列圖像能正確表示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練兵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null
下列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 B. 只有帶電的原子才叫離子
C. 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D. 原子是變化中最小的粒子
C 【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錯誤;B、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叫離子,錯誤;C、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如水是由分子構成的,鐵是由原子構成的,氯化鈉是由離子構成的,正確;D、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練兵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生活中可用棉花蘸取檸檬酸(C6H8O7)溶液擦洗杯子內的茶漬。請根據化學式計算:
(1)檸檬酸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
(2)檸檬酸中氧元素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計算結果精確到0.1%)。
9∶1 58.3% 【解析】本題考查運用化學式的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檸檬酸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6):(1×8)=9:1; (2)氧元素的質量分數= ×100%=58.3%。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練兵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過程中,下列圖像能正確表示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二診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實驗探究是化學研究的常用手段。初中化學課上,同學們利用如圖實驗探究堿的化學性質
①A實驗中滴加酚酞的作用是:________;
②B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為:__________;
③C實驗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實驗再探究】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廢液倒入同一只廢液缸中,發現廢液渾濁并顯紅色。
【提出問題】廢液中含有什么物質?
【假設猜想】通過分析上述實驗,同學們猜想:廢液中除酚酞、碳酸鈣及水以外一定含有_______。
老師問:廢液中還可能含有什么物質?引發了同學們熱烈討論,下面是大家的發言:
學生甲 | 可能含有Ca(OH)2 | 學生乙 | 可能含有Na2CO3 |
學生丙 | 可能含有CaCl2 | 學生乙 | 可能含有 ________ |
【實驗驗證】同學們對可能含有的物質進行確定,取一定量的廢液過濾,向濾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鋇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紅色褪去。
【結論】上述濾液中,還含有_________,沒有_____________。
【實驗反思】
①根據以上B實驗可知,氫氧化鈉溶液露置于空氣中容易變質,請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
②現有一瓶長期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溶液,它的變質程度如何呢?
【查閱資料】Ⅰ氯化鈣溶液呈中性。
Ⅱ氯化鈣溶液能與碳酸鈉溶液反應:CaCl2+Na2CO3═CaCO3↓+2NaCl
為了弄清久置的氫氧化鈉是否完全變質,設計了如下方案: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向溶液中滴加過量的氯化鈣溶液,并不斷振蕩 | 有__________生成 | 說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鈉 |
②取步驟①試管中的少量上層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變紅色 | 說明原溶液中一定有____________ |
【實驗結論】
該氫氧化鈉溶液_______________(填“部分”或“全部”)變質。
【反思與評價】
在上述實驗步驟①中,小強提出可用氫氧化鈣溶液代替氯化鈣溶液,你認為該方案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判斷氫氧化鈉和稀鹽酸是否反應 ; 塑料瓶變癟 ; Ca(OH)2+Na2CO3═CaCO3↓+2NaOH . 一定含有氯化鈉 . 可能含有 NaOH Na2CO3 , CaCl2、Ca(OH)2、NaOH . CO2+2NaOH═Na2CO3+H2O ; 白色沉淀 NaOH 部分 不可行 【解析】(1)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無明顯現象,為了判斷二者是否發生了反應,故先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酚酞試...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化學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
(l)根據遵義市環境質量公報報告,2017年全年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62天。從環保角度看,你認為下列行為不利于空氣質量改善的是______(填序號)。
① 居民燃煤取暖 ② 退耕還林 ③ 燃放煙花爆竹 ④ 焚燒秸稈
(2)某同學洗衣服,手抓洗衣粉放到水中時,有發熱的感覺,說明洗衣粉溶于水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熱量。
(3)飲用酸、堿性過強或硬度過大的水都不利于人體健康,可用______來測定水的酸堿度。
(4)檢驗水是硬水還是軟水,可用的物質是______,活性炭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吸附水中的懸浮物還能除去水中______。
①③④ 放出 pH值 肥皂水 有色素、異味的物質 【解析】(l) 不利于空氣質量改善的是∶① 居民燃煤取暖,能加強空氣污染;② 退耕還林,有利于環境保護;③ 燃放煙花爆竹,能加強空氣污染;④ 焚燒秸稈,能加強空氣污染。故選①③④。(2)手抓洗衣粉放到水中時,有發熱的感覺,說明洗衣粉溶于水放出熱量。(3)飲用酸、堿性過強或硬度過大的水都不利于人體健康,可用pH計或pH試紙來測定水的酸堿度, p...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