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學學習小組借助下列裝置(夾持裝置已略)及相關試劑粗略測量空氣中O2
的體積百分數。
(1)實驗前用10%的H2SO4溶液清洗鐵釘至有氣泡產生,用H2SO4溶液清洗的目的是_____
(2)已知試管剩余空間和導管的體積為40mL,導管截面積約為1cm2,形成穩定液柱時,導管液體的高度是8.2cm。則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____%。
(3)實驗時發現上述測量過程因反應較慢耗時較長,對其影響因素作如下分析:
[提出假設]假設一:溶液的pH不同: 假設二:NaCl溶液的濃度不同:
請你再提出一種假設,假設三:___________不同。
[進行實驗]借助上述實驗裝置,通過取體積、濃度相同NaCl溶液調節溶液的pH獲得了如下實驗數據:
pH | 2.0 | 5.5 | 6.0 | 6.5 | 7.0 | 8.0 |
液柱高度(cm) | 0 | 1.3 | 8.2 | 8.2 | 8.2 | 8.2 |
形成穩定液柱時間(min) | 3.0 | 3.0 | 5.1 | 5.3 | 15.6 | 17.5 |
[實驗結論]根據實驗數據分析,為縮短實驗測定時間,pH的最佳范圍是_______
[實驗反思]當pH=2時,沒有觀察到穩定液柱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請你設計實驗,探究NaCl溶液的濃度對鐵生銹速率的影響。
實驗步驟:________________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學同步測試試卷:第四單元 自然界的水 題型:單選題
水是生命之源泉。下列有關水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用肥皂水可以鑒別軟水和硬水
B. 為了節約用水,直接用工業污水灌溉農田
C. 水中Ca2+、Mg2+增多會導致水中藻類植物大量生長和繁殖
D. 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學同步測試試卷: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A. 酒香不怕巷子深 B.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C. 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D.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2017-2018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聯考初三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氣體由氫氣、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點燃該氣體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燒杯,燒杯內壁出現水霧;把燒杯迅速倒轉過來,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石灰水變渾濁。下列對氣體組成的推斷不正確的是
A.可能三種氣體都存在 B.可能只有氫氣
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 D.可能只有甲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2017-2018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聯考初三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是( )
A. 銅用于制導線,是由于銅有良好的導電性
B. 氮氣常用作保護氣,是由于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C. 酒精做燃料,是由于酒精具有可燃性
D. 氧氣用于切割、氣焊,是由于氧氣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教育集團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由圖示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在t1℃時,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
B. 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
C. a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至t1℃時變為不飽和溶液
D.當a中含有少量b時,可以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教育集團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化學學習中經常用到推理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酸溶液的pH<7,則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B.NaOH溶液中OH能與酸反應,KOH溶液中OH一定也能與酸反應
C.任何化學變化前后總質量不變,前后總質量不變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D.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學同步測試試卷:第十單元 酸和堿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當膠頭滴管中的液體滴入到錐形瓶中時,會引起氣球膨脹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學同步測試試卷:第十一單元 鹽 化肥 題型:單選題
下列化學肥料屬于鉀肥的是( )
A. K2SO4 B. CO(NH2)2 C. NH4H2PO4 D. Ca3(P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