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圖中“→”表示轉化關系,“﹣﹣”表示相互可以發生反應(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未標出).F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A、B、G、H是氧化物,C、I是單質,D、E中含有三種元素,D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請回答下列問題:
(1)D的化學式是: ;
(2)請寫出C的一種用途: ;
(3)寫出H轉變為G的化學方程式: ;
(4)A與B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答案 分析:
根據題意:“F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A、B、G、H是氧化物,C、I是單質,D、E中含有三種元素,D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特別是“F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D、E中含有三種元素,D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可推測出各物質.代入驗證,是否符合.
解:根據題目的突破口:“F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A、B、G、H是氧化物,C、I是單質,D、E中含有三種元素,D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可推測出各物質為:“F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D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為碳酸;則:A為氧化鈣,B為水,C為氧氣,E為乙醇,G為二氧化碳,H為一氧化碳,I為碳.代入驗證,符合題意.
(1)D為碳酸,其化學式是:H2CO3;
(2)C為氧氣,其一種用途:支持燃燒或供給呼吸等;
(3)H轉變為G,為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故其化學方程式:CO+CuOCu+CO2或2CO+O2
2CO2;
(4)A與B反應為氧化鈣與水的反應,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點,故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故答案為:(1)H2CO3;
(2)支持燃燒或供給呼吸等(合理即可);
(3)CO+CuOCu+CO2或2CO+O2
2CO2
(4)化合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5月7日天津宏迪工程檢測發展有限公司在進行探傷作業期間,丟失了用于探傷的放射源銥-192一枚,銥-192除可用于工業中的無損探傷外,還可用于治療癌癥。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關于銥元素的信息,下列關于銥元素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銥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B.相對原子質量為192.2 C.原子核外有77個電子 D.原子核內中子數為7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部分儀器或裝置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常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發生裝置可選擇圖中的____________(填儀器字母)進行組裝,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取過程中,小雨同學選用F裝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著的小木條放在瓶口驗證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結果發現小木條始終不滅,說明該瓶氣體沒有集滿。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寫出其中3條)。
(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為獲得純凈、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可選用上圖所示的H裝置和I裝置進行除雜和干燥,導管口連接的正確順序是:氣體→________________→F。
(4)在實驗室中制取氫氣,發生裝置與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物質A-E是初中常見的五種物質,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其中“ — ”表示物質可以相互反應,“→”表示可以向箭頭所指方向一步轉化,“ ”表示兩種物質可以相互轉化。已知:A、B通常為氣體,其中B是植物光合作用必要的原料。C、D、E為不同顏色的固體,且含有同一種元素。(反應條件與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已略去)
(1)寫出B物質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界通過__________________實現B→A的轉化;
(3)C→E的反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B的反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在請你在實驗室中探究氣體有關性質,并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要證實“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這屬于二氧化碳的 (填“物理”或“化學”)性質。請你設計一種簡單的實驗方案,簡述該方案的操作方法和有關的現象:
(2)實驗“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在點燃氫氣以前,必須先 ,以防止 。點燃氫氣后,純凈的氫氣安靜的燃燒,產生 火焰。
(3)寫出氫氣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屬于 基本反應類型。此反應 (填“吸收”或“釋放”)能量,由此氫氣可以作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 Y 形試管或 Y 形導管完成以下實驗。
(1)圖A 中 Y 形試管左側管中加入無色酚酞試液,右側管中加入濃氨水,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的現象:______________,用分子的觀點解釋這一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B 中 Y 形導管平放于桌面,實驗中可觀察到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解釋以上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把 Y 形導管固定在鐵架臺上(如圖 C ) , a管位于上方, b 管位于下方,兩石蕊試紙均濕潤,可觀察到 b 管中試紙變色比 a 管明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正確的方案設計和規范的實驗操作有助于達到實驗目的,請分析或改進以下實驗。
實驗目的 | 實驗過程及現象 | 分析或改進 |
用排空氣法收集一瓶氧氣 | | 畫圖表示你的改進方法: (33) 。
|
探究燃燒是否需要氧氣 (已知:白磷著火點為40℃) |
| 為達到實驗目的,你的改進方法是 (34) 。 |
通過氫氣在氧氣中燃燒證明水的組成 |
氫氣燃燒,發出 (35) 色火焰,瓶壁發熱。 | 該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原因是 (36)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修建高速中爆破時經常要用到黑火藥,黑火藥爆炸時反應如下:
S+2KNO3+3C =K2S+X+3CO2。其中X的化學式為 ( )
A.N2 B.NO2 C.NO D.N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