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根據組成或結構的不同,分析下列各組中物質(或粒子)性質不同的原因。
(1)金剛石和石墨:_____________________;(2)鈉原子和氯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最外層電子數不同 【解析】(1)金剛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兩種單質,它們互為同素異形體,但是由于它們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雖然它們化學性質基本相同物理性質卻有很大差異;(2) 根據鈉原子和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不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進行解答。(1)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構成的,但是它們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們的性質不同;(2)鈉原子和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不同...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徐匯區2018屆九年級4月學習能力診斷(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化學與生活生產有著密切的聯系,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醫療上常用碘酒來消毒,其溶劑是__________;防毒面具的濾毒罐里盛放了一定量的活性炭,目的是用來除去有毒氣體,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性。
(2)熟石灰、純堿、天然氣、硝酸鉀、鹽酸、硫酸六種物質中,可用作改良土壤酸性的物質是__________;可作農作物肥料的是__________,檢驗該化肥可用__________反應,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
(3)溫室效應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有關。空氣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科學研究表明,在一定條件下可通過下述反應,將工業尾氣中的CO2轉化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X:CO+4H2X+2H2O,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平頂山市招調研測試(一)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氧氣和二氧化碳是常見的兩種氣體,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1)如何對收集的氧氣進行驗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檢驗樣品氣體是否為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復燃,則為氧氣 將樣品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若變渾濁,則為二氧化碳。(向集氣瓶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蕩,若變渾濁,則為二氧化碳。) 【解析】(1)根據氧氣有助燃性解答;(2)根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解答。(1) 氧氣的驗滿: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復燃,則為氧氣;(2)二氧化碳的檢驗:將樣品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若變渾濁,則為二氧化碳。(向集氣瓶中...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平頂山市招調研測試(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一些事實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蘭花盆里裝,聞到花香說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正確;B、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在一起,體積小于20mL,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錯誤;C、加熱氧化汞可以得到金屬汞和氧氣,說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正確;D、雙氧水能殺菌消毒,而水則不能,說明兩種物質的分子構成不同,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新鄉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在探究過程中,很多因素都會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
(1)反應物的濃度不同,反應現象可能不同。請舉出一個實例說明;_________________
(2)碳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在不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對比這兩個反應可得到的結論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
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反應物濃度不同,生成物種類不同 【解析】(1)根據常見物質的性質及反應來分析物質量的大小對反應現象的影響;(2)依據碳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時,由于氧氣含量不同導致現象不同分析解答。(1)硫在空氣里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在氧氣里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等;(2)反應物濃度不同,生成物種類不同。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新鄉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欲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該實驗需準備5g氯化鈉和45mL的水
B. 溶解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以加快氯化鈉的溶解速率
C. 若量取水時采用了俯視的方式讀取,會導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
D. 若將該溶液稀釋至溶質質量分數為5%,需再加水
C 【解析】A、該實驗需準備5g(50g ×10%)氯化鈉和45mL(50g-5g=45g相當于45mL)的水,正確;B、溶解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以加快氯化鈉的溶解速率,正確;C、若量取水時采用了俯視的方式讀取,造成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小,從而會導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大,錯誤;D、若將該溶液稀釋至溶質質量分數為5%,需再加水,正確。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新鄉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強化安全意識,提升安全素養。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錯誤的是
A.在點燃氫氣前先檢驗其純度
B.在火災逃生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C.在加油站張貼嚴禁煙火標志
D.在天然氣燃氣灶下方安裝報警器
D 【解析】 試題分析:A.在點燃氫氣前先檢驗其純度,是正確的表示;B.在火災逃生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是正確的敘述,防止熱空氣或有毒氣體吸入鼻孔;C.在加油站張貼嚴禁煙火標志,是正確的敘述;防止爆炸事故的發生;D.在天然氣燃氣灶下方安裝報警器,是錯誤的敘述,因為天然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小;故答案選擇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阜陽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規范實驗操作是獲得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A. 蒸發食鹽水 B. 滴管的使用 C. 檢查裝置氣密性 D. 稀釋濃硫酸
D 【解析】A、蒸發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液體受熱不均勻,造成液體飛濺,圖中操作正確;B、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操作,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圖中操作正確;C、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雙手緊貼容器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裝置不漏氣,圖中操作正確;D、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等六校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她是合作發展交流的理念和倡議,古絲綢之路就傳播了我國的文明和科技。下列我國的發明和技術生產工藝中主要體現物理變化的是
A. 糧食釀酒 煮海為鹽 B. 侯氏制堿法 用黏土燒制陶瓷
C. 造紙 用膽礬濕法煉銅 D. 紡紗織布 打磨磁石制指南針
D 【解析】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A. 糧食釀酒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化學變化,說法錯誤; B. 侯氏制堿法 用黏土燒制陶瓷都有新物質生成,化學變化,說法錯誤; C. 造紙 用膽礬濕法煉銅都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說法錯誤; D. 紡紗織布 打磨磁石制指南針沒有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