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中各物質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其中A為黑色非金屬單質,D、G為金屬單質且G為紫紅色,B是導致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C是一種有毒氣體,反應 ①是煉鐵工業中的主要反應,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1)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
(2)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
(3)F物質的化學式是_______.
(4)在②中若加入的硫酸過量,則在反應③中還會產生一種非金屬單質是_______.
【答案】
氫氣
【解析】
圖中各物質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A為黑色非金屬單質,D、G為金屬單質且G為紫紅色,所以G是銅,B是導致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所以B是二氧化碳,C是一種有毒氣體,所以C是一氧化碳,反應①是煉鐵工業中的主要反應,所以N是氧化鐵,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鐵,A和二氧化碳高溫會生成一氧化碳,所以A是碳,銅和氧氣加熱生成氧化銅,所以H是氧化銅,氧化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所以E是硫酸銅,F是硫酸亞鐵,經過驗證,推導正確。
(1)根據以上分析反應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是:;
(2)反應②是氧化銅和硫酸生成硫酸銅和水,化學方程式是:;
(3)通過推導可知,F是硫酸亞鐵,物質的化學式是:;
(4)在②中若加入的硫酸過量,則在反應③中還會有硫酸與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的反應,還會產生一種非金屬單質是氫氣。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
(2)寫出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3)用C裝置代替B裝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優點是________;
(4)要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F裝置內應盛放________(填試劑名稱);
(5)用F裝置收集二氧化碳,驗滿時應將燃著的木條放在________(填“a”或“b”)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元素周期律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H 氫 | 2He 氦 | |||||||
3Li 鋰 | 4Be 鈹 | 5B 硼 | 6C 碳 | 7N 氮 | 8O 氧 | 9F 氟 | 10Ne 氖 | |
llNa 鈉 | 12Mg 鎂 | 13A1 鋁 | 14Si 硅 | 15P 磷 | 16S 硫 | 17C1 氯 | 18Ar 氬 | |
19K 鉀 | 20Ca 鈣 | …… |
認真分析信息,回答: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的符號是______。
(2)表示的是(填符號)__________;
(3)請畫出13號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________,屬于_______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該元素在化學反應中比較容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變成____(填“陰”或“陽”)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密閉容器中物質變化的微觀示意圖(“●”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過程 I 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
B.過程 I 反應后分子總數減少
C.過程 II 發生了化學變化
D.排列再緊密的分子之間也有間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制取氧氣時,在試管中加熱一定量高錳酸鉀固體,隨著反應的發生,縱坐標表示的是( 。
A. 高錳酸鉀的質量 B. 氧氣的質量
C. 錳元素的質量分數 D. 固體物質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配平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化學計量數為1也要填上)。
(1)_____NH3+_____Cl2_____N2+_____HCl
(2)_____C2H4+_____O2_____CO2+_____H2O
(3)_____Fe2O3+_____CO_____Fe+_____CO2
(4)_____Na2SO4+_____BaCl2=_____NaCl+_____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材料一:1673年,玻義耳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密閉的曲頸瓶中加熱金屬時,得到了金屬灰,冷卻后打開容器,稱量金屬灰的質量,發現與原來金屬相比質量增加了。
材料二:1703年,施塔爾提出“燃素學說”,其主要觀點有:①燃素是組成物體的一種成分,一般條件下被禁錮在可燃物中;②燃素在可燃物燃燒時會分離出來,且燃素可穿透一切物質。
材料三:1756年,羅蒙諾索夫重做了玻義耳的實驗。他將金屬鉛裝入容器后密封、稱量。然后把容器放到大火上加熱,銀白色的金屬變成了灰黃色,待容器冷卻后再次稱量,發現容器的總質量沒有發生變化。羅蒙諾索夫對此的解釋是:“容器里原來有一定量的空氣,且容器中的空氣質量減少多少,金屬灰的質量就比金屬增加多少,在化學變化中物質的質量是守恒的。”后來,拉瓦錫等科學家經過大量的定量實驗,推翻了“燃素學說”,質量守恒定律得到公認。
(1)由“燃素學說”可知,物質燃燒后質量應該減少。請根據所學知識寫出一個可以推翻“燃素學說”的事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羅蒙諾索夫重做了玻義耳的實驗是基于金屬加熱后,增加的質量并非來自燃素而是來自________________的假設。
(3)對比材料一和材料三,玻義耳錯過了發現質量守恒定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質量守恒定律的發現過程,給我們的啟示是________________。
A.分析問題應該全面、嚴謹
B.實驗的成功與否,取決于藥品的選擇
C.定量方法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
D.科學研究既要尊重事實,也要勇于創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年12月,網上報道某公司非法使用草甘膦轉基因大豆。草甘膦(化學式為C3H8NO5P)是一種有機磷除草劑,白色結晶,易溶于水、乙醇等,不可燃,常溫下穩定。計算:
(1)草甘膦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_____。
(2)草甘膦中磷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____。(精確到0.1%)
(3)33.8克草甘膦中含有多少克磷元素?(寫出計算步驟,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