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為A物質的溶解度曲線.M、N兩點分別表示A物質的兩種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實現M、N間的相互轉化的是(A從溶液中析出時不帶結晶水)
A. 從N→M:先向N中加入適量固體A,再降溫至t1℃
B. 從N→M:先將N降溫至t1℃,再恒溫蒸發至有晶體析出
C. 從M→N:先將M升溫至t2℃,再恒溫加入適量水
D. 從M→N:先將M升溫至t2℃,再恒溫將其蒸發掉部分水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寫出編號所指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以上裝置圖共有兩處明顯的錯誤,請你找出錯誤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結果填在下列橫線上;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上述裝置改進后,請繼續回答下列問題,
(3)小李在實驗室中用氯酸鉀和另一種固體制取氧氣,他選擇上述裝置中的A和_____(填字母)進行組裝小紅在實驗室中選用C裝置作為氧氣的發生裝置.在他們的實驗中都用到了一種相同的固體藥品是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在兩個反應中它起__________作用。請你寫出小紅制取氧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室選用C和E裝置還可以制取的氣體是_______(填化學式),寫出實驗室制取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裝置B、C都可以用來制取(4)中的氣體,比較這兩個裝置的不同,指出B裝置的一個突出優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一名同學欲用G裝置收集,則
應從導管口____________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我們研究常見物質組成性質的幾個實驗根據圖示實驗回答:
實驗A集氣瓶中預先裝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
實驗B中若集氣瓶的容積是100mL,實驗成功則量筒里的水將會減少約______mL。
實驗C是通過水的分解證明水的組成,a、b管內產生氣體的質量比是______;科學家還用化合的方法證明水的組成,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上述兩種方法都證明了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實驗D說明:在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學性質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如圖回答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選用的收集裝置是______(填字母代號,下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藥品為____________,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
(4)討論:二氧化碳能否用排水法收集?
資料1:文獻表明1體積水要完全溶解1體積CO2,需7天左右時間,且溶解的CO2只有1%-4% 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資料2:凡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氣體,最好用排水法收集,既方便觀察是否集滿,又可以提高氣體的純度。你認為二氧化碳能否用排水法收集,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氣體由H2、CO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化學興趣小組對該氣體的組成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該氣體由什么物質組成?
(提出假設)猜想Ⅰ:只有氫氣;猜想Ⅱ:只有一氧化碳;
猜想Ⅲ:________;
(提供信息)由H2、CO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的氣體能在氧氣中安靜地燃燒。
(設計實驗)將該氣體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依次通過裝置A、B,根據裝置A、B中物質質量的變化情況來推測該氣體的組成。(濃硫酸具有吸水性,NaOH能與二氧化碳反應從而吸收二氧化碳)
(現象與結論)
現象 | 結論 |
①.裝置A質量增加, 裝置B質量無變化 | 猜想成立______. |
②.裝置A質量____,裝置B質量增加 | 猜想Ⅱ成立 |
③.裝置A質量增加,裝置B質量_______. | 猜想Ⅲ成立 |
(分析討論)
(1)裝置A質量增加,說明氣體燃燒的產物中有___生成,推知該氣體成分中一定含有___元素;裝置B質量增加,說明該氣體燃燒的產物中有___ 生成,推知該氣體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
(2)若用石灰水代替濃NaOH溶液,B中能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
(反思)若某純凈物完全燃燒,將其產物依次通過該套實驗裝置A、裝置B,發現裝置A、B的質量都增加了,則該純凈物可能是________(任寫一種物質的化學式或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鋼鐵是重要的金屬材料,在工農業生產和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
Ⅰ.鐵的應用
(1)下列鐵制品的利用與金屬導熱性有關的是 (填字母,下同)。
A.鐵鉗 B.鐵鍋 C.刀具
(2)“納米α-Fe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鮮,稱之為“雙吸劑”,因為它能吸收空氣中的 。
Ⅱ.鐵的冶煉
工業煉鐵的原理是高溫下用CO作還原劑,將鐵從氧化物中還原出來。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以赤鐵礦為原料,在高溫下煉鐵的化學方程式: ;
(2)高爐煉鐵中,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生成一氧化碳外,還能 ;
Ⅲ.實驗探究煉鐵原理
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中模擬工業煉鐵的原理,并探究CO與Fe2O3反應后的產物。
通過查閱資料知道:①草酸(H2C2O4)固體與濃硫酸混合加熱會產生一氧化碳,反應方程式為:H2C2O4 CO↑+ CO2↑+ H2O。
②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③常溫下,Ca(OH)2微溶于水;
于是他設計了下圖的實驗裝置,結合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圖A是用固體草酸和濃硫酸制取CO的反應裝置,你認為應選擇下圖中的 (填裝置編號);
(2)圖中裝置C、D的作用分別是 、 ;
(3)為了證明產物中有二氧化碳,裝置F中的試劑應該是少量的 (填試劑名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該裝置設計有一個明顯缺陷,你認為是 。
(5)實驗時準確稱取一定質量純凈的Fe2O3固體按上圖進行實驗,當E中固體全部變黑后,繼續通入CO直到玻璃管冷卻。將得到黑色的固體加入到足量的稀鹽酸,發現固體全部溶解,但無氣泡產生。
查閱資料:a. 鐵的氧化物在足量的稀鹽酸中均能全部溶解。
b. Fe2O3與CO反應的固體生成物可能情況如下:
根據“無氣泡”猜想,黑色粉末可能是:① Fe3O4 ;② ③ 。
(6)定量分析 用電子天平稱量得部分數據如下:
玻璃管質量 | 玻璃管及其中固體的質量 | 裝置F及其中物質的總質量 | |
反應前 | 28.20 g | 33.00 g | 300.0 g |
反應后 | 32.84 g | 300.4 g |
根據上述數據,純凈的Fe2O3固體質量為 g,請選擇有效的數據,推斷出反應后黑色固體的成分。(寫出計算過程) 。
根據推斷結果,寫出該實驗中玻璃管內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請根據圖示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閉合電源開關,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
(2)此實驗還可推知反應后剩余氣體的兩點性質是: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鋁土礦(含有Al2O3)與NaOH溶液反應可以得到偏鋁酸鈉(NaAlO2),NaAlO2被CO2酸化生成Al(OH)3,Al(OH)3受熱分解生成Al2O3和H2O。
(1)NaAlO2屬于___________。(填選項)
A.單質 B.化合物 C.純凈物 D.混合物
(2)Al(OH)3讀作____________。
(3)NaAlO2由鈉離子和偏鋁酸根離子構成,則鈉離子的符號是____________。
(4)Al2O3 + 2NaOH = 2NaAlO2 + _______________。
(5)Al(OH)3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圖象分別表示4個實驗過程中某些物質質量的變化,其中正確的是( )
A.加熱一定質量的碳和氧化銅的混合物 | B.將等質量的鎂片和鐵片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 | C.用酒精燈加熱一定質量高錳酸鉀固體 | D.向有一定量二氧化錳的燒杯中不斷加入過氧化氫溶液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