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
選項 | 事 實 | 解 釋 |
A | 焚燒秸稈產生的可吸入顆粒物形成霾 | 可吸入顆粒物分子不斷運動 |
B | 掃描隧道顯微鏡獲得苯分子的圖像 | 苯由離子構成 |
C | 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是物理變化 | 空氣中的各種原子沒有發生改變 |
D | 水蒸發為水蒸氣,所占體積變大 | 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大 |
A. A B. B C. C D. D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寧德市2019屆第一學期期末九年級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現需4瓶O2進行實驗,每個集氣瓶為250mL。實驗室采用分解過氧化氫的方法來制得所需氧氣。(標況下,氧氣的密度為1.4g/L;反應化學方程式:2H2O2 2H2O+O2↑)
(1)制取氧氣的質量為____g。
(2)計算理論上需要過氧化氫的質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福州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第六組同學對上述部分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進行了稱量,發現有的反應后物質質量增加、而有的質量減少。對此,該組同學展開進一步的定量探究,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1)如圖所示,實驗前天平平衡。
① 將注射器中適量的稀鹽酸注入錐形瓶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觀察到天平的指針_____(填“偏左”、“偏右”或“在標尺中央”,下同)。
② 上述實驗的反應結束后,松開錐形瓶上的橡皮塞,天平的指針__________。
結論:為驗證質量守恒定律,若有氣體參與或生成的實驗必須設計__________(“開放”或“密閉”)裝置進行探究。
(2)某同學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研究物質W的組成。一定條件下,W在密閉容器內發生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圖所示:
圖中X =_______g。物質W由____種元素組成,其中碳、氫原子個數比為_________(填最簡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哈爾濱平房區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調研化學測試 題型:推斷題
如圖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四種物質間的轉化及反應關系(部分反應物或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B為常見液體,常溫下A、C、D為氣態且均為單質,C分別能在A、D中燃燒。用“—”表示兩種物質之間可以發生化學反應,用“→”表示一種物質可以轉化為另一種物質。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中寫出A、D物質的化學符號___________;
(2)C在A中燃燒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
(3)寫出B→C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
(4)根據所學的化學知識,用“→”將圖中的轉化關系補充完整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哈爾濱平房區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調研化學測試 題型:填空題
請用恰當的化學用語或意義填空: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_____(填符號);
(2)此符號的微觀意義是_____________。
(3)地殼中含量較多的三種元素的原子能直接構成的物質的符號是____________。
(4)海水中的鈉、氯元素以離子的形式存在,氯離子的符號是__________,
(5)Na+表示的意義是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哈爾濱平房區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調研化學測試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 大理石中加入稀鹽酸,(白色)固體逐漸減少,固體表面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B. 膽礬中加水再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藍色固體減少形成藍色溶液,再產生藍色沉淀
C.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黃白色光,產生大量白煙
D. 銀白色的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向100.00g水中加入0.56g氧化鈣(見下圖A),并設計了后續實驗方案:
(1)氧化鈣的俗稱是___________。
(2)A中發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3)在室溫下,將B中白色渾濁液變為C中無色澄清液的“操作I”的名稱是_________。
(4)測得C中液體質量仍為100.00g,則其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保留兩位小數)。
(5)如操作II為通入一種氣體,則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
(6)如操作II為加入少量某固體,則該固體可能是_______(填序號)。
①氧化鈣 ②冰塊 ③氯化鈉 ④氫氧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白磷的著火點是40℃,所以冬天將白磷露天保存也很安全
B. 木柴比煤塊容易點燃,說明木柴的著火點較低
C. 撲救森林大火時,常開辟隔離帶,目的是清除或隔離可燃物
D. 爐火越扇越旺,是因為提供了充足的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泉州市2019屆上學期初三年教學質量期末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銅綠”受熱時發生如下反應:Cu2(OH)2CO3 2X + CO2 ↑ + H2O。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X的化學式為Cu2O B. 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發生改變
C. 反應后固體質量減少,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D. 反應后固體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