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實驗室制取氣體,反應物通常是固體或液體,如果用氣體制取氣體,或生成多種氣體,則收集不到純凈的氣體.
(2)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屬于固體加熱型,故選發生裝置A,并據反應原理書寫方程式;
(3)根據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通過可知干燥管的位置,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通過彈簧夾可以改變試管內的壓強,然后利用壓強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進行分析;
(4)根據實驗室制取氨氣的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氨氣極易溶于水進行分析.
解答 解:(1)制取二氧化碳不用加熱,不用催化劑,制取氧氣也可不用催化劑,但是實驗室制取氧氣與二氧化碳,反應物中沒有氣體參加反應,并且只生成一種氣體.故填:CD;
(2)加熱高錳酸鉀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該反應屬于固體加熱型,故選發生裝置A;故填:A;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通過可知干燥管的位置,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通過彈簧夾可以改變試管內的壓強,然后利用壓強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所以要隨時使反應停止或發生可選擇的發生裝置有B或E,用E和G組裝一套氣密性好的裝置來測定二氧化碳的體積,反應結束后,發現量筒內收集到的水的體積總是比理論值偏小得多,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BE;二氧化碳可溶于水或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
(4)反應②中,生成物中有兩種氣體生成,所以我選擇上述反應①作為實驗室制取氨氣的反應原理,因為氯化銨(固)+氫氧化鈣(固)$\stackrel{加熱}{→}$氯化鈣+氨氣+水,因此需要加熱;采用的收集裝置是F和H,其中氨氣應從短管導入F中,因為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采用的倒置的漏斗,目的是:增大接觸面積,防止倒吸;實驗室中可用漏斗向小口容器中添加液體;過濾需要漏斗,故答案為:①;A;b;增大接觸面積,防止倒吸;向小口容器中添加液體(或過濾).
點評 本考點主要考查了氣體的性質、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注意事項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在實驗題中.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增大 | |
B. | 將一定質量某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析出晶體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減小 | |
C. | 將5g某物質完全溶解與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是5% | |
D. | 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后再加入少量CaCl2溶液 | 產生白色沉淀 | 假設Ⅱ不成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Cl2═CaCO3↓+2NaCl. |
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用導管連接后固定在鐵架臺上,導管的另一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熱樣品 | 有氣體產生,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 假設Ⅰ不成立.則樣品的成分是Na2CO3和NaH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氣體 | 實驗藥品 | 反應條件 | 氣體物理性質 |
H2S | 硫化亞鐵固體與稀硫酸 | 不需加熱 | 無色,密度比空氣大,可溶于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溫度(℃) | 20 | 40 | 50 | 60 | 80 | |
溶解度(g/100g 水) | NaCl | 36.0 | 36.6 | 37.0 | 37.3 | 38.4 |
NH4Cl | 37.2 | 45.8 | 50.4 | 55.2 | 65.6 | |
KNO3 | 31.6 | 63.9 | 85.5 | 110 | 16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的化學性質相似 | B. | ②所示的粒子符號為Na | ||
C. | ③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 D. | ④中X可能為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