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常接觸到“含氟牙膏”、“高鈣牛奶”、“碘鹽”、“富硒茶葉”、“加鐵醬油”等用品,這里的“氟”、“鈣”、“碘”、“硒”、“鐵”指的是( )
| A. | 元素 | B. | 單質 | C. | 原子 | D. | 離子 |
元素的概念.. | |
專題: | 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
分析: | 在討論物質的宏觀組成時常用元素來描述.藥品、食品或日常生活用品中常說的含有什么等通常指的是元素. |
解答: | 解:在宏觀上討論物質組成時常用元素來描述,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含氟牙膏”、“高鈣牛奶”、“碘鹽”、“富硒茶葉”、“加鐵醬油”等用品,這里的“氟”、“鈣”、“碘”、“硒”、“鐵”指的是元素.所以,A正確,B、C、D錯誤. 故選為:A |
點評: | 物質的描述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進行.在討論物質宏觀組成時常用元素來描述,一般用:某物質由××元素組成,當討論物質微觀結構時,一般用:某物質由××分子(原子、離子)構成.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為了人類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應該了解有關水的一些知識.請你回答:
(1)如圖甲是電解水實驗裝置.在實驗過程中,試管a產生的氣體是 ,寫出水在通電條件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天然水中含有許多雜質,可利用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方法凈化,其中凈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3)硬水給生活和生產帶來很多麻煩,生活中可用 來區分硬水和軟水.
(4)地球表面約有7l%被水覆蓋,但可供人類利用的淡水總量卻不足1%.愛護水資源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下列行為屬于節約用水的是 (填序號)
A.洗澡擦香皂時不關上噴頭 B.不間斷放水刷牙
C.用自來水不斷為西瓜沖水降溫 D.用洗衣水沖廁所
(5)把下列物質分別加入蒸餾水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能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填序號).
A.粉筆灰 B.硫酸銅 C.蔗糖 D.食用油
(6)暴雨過后,河水的能見度很低,某同學取回河水進行研究,首先進行過濾,若采用如圖已所示裝置進行過濾,請問:該圖操作中存在一處明顯錯誤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② .
(2)小明選擇C裝置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氣,他應選擇的收集裝置是 (填字母),用該裝置收集氧氣的依據是 .寫出用該裝置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2 ;在該反應中MnO2可以重復使用,理由是 .
(3)小明若想收集一瓶氧氣,供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使用,他選用氣體收集裝置中的 (填裝置序號)可以使后續實驗帶來方便、快捷、環保,理由是 .
(4)實驗室在常溫下用塊狀電石與水反應制取不易溶于水的乙炔(C2H2)氣體,該反應必須嚴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劇烈反應放熱引起發生裝置炸裂.你認為圖中最適合制取乙炔氣體的發生裝置是 ;收集裝置是 (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下列現象的微觀解釋中錯誤的是( )
| A. | 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能鼓起來,是因為受熱后分子會膨脹變大 |
| B. | 氧氣加壓后變成液氧,是因為分子間的間隔變小 |
| C. | 不同的花兒有不同的香味,是因為不同的分子性質不同 |
| D. | 非吸煙者受到被動吸煙的危害,是因為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有極其廣泛的應用.
(1)小麗同學用燒杯分別取少量井水和蒸餾水,加入適量 ,攪拌,發現蒸餾水中泡沫多,而井水中出現浮渣,結論: 是硬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 方法達到軟化硬水的目的.
(2)圖1所示是電解水的裝置.
①與負極相連的甲試管內產生的氣體是 ,檢驗這種氣體的方法是 ;
②反應一段時間以后,甲、乙兩試管內匯集的氣體,體積比理論上應為 ;小麗同學經細致觀察,發現乙試管中收集到的氣體略少,其可能的原因是 .
(3)自來水廠的自來水生產過程中,水經過絮凝、沉淀、過濾后再經活性炭層(如圖2)處理.活性炭為大小適中的顆粒,所以有 作用;活性炭本身又是多孔性結構,所以又具有 作用.
(4)實驗室在用過濾法分離混合物時,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教材上探究分子運動現象的實驗,據此實驗,不能得到的結論是( )
| A. | 酚酞溶液遇蒸餾水呈無色 | B. | 酚酞溶液遇氨水變紅色 |
| C. | 氨分子之間有間隔 | D. | 氨分子在不斷運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對分子、原子、離子的認識中,正確的是( )
| A. | 氫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
| B. | 鎂原子的質子數大于鎂離子的質子數 |
| C. | 當液態水變成冰,水分子間不存在間隔 |
| D. | 分子由原子構成,但分子不一定都比原子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