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Zn2+中的“2”表示鋅原子得到2個質子 | |
B. | 2NO中的“2”表示2個一氧化氮分子 | |
C. | H2O中的“2”表示一個水分子中含有2個氫元素 | |
D. | Al2(SO4)3中數字“3”,表示硫酸根的化合價為-3. |
分析 A、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
B、標在分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
C、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目.
D、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或原子團的數目.
解答 解:A、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Zn2+中的“2”表示一個鋅離子帶有兩個單位的正電荷,故選項說法錯誤.
B、標在分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2NO中的“2”表示中的“2”表示一氧化氮分子的個數為2,故選項說法正確.
C、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目,H2O中的“2”表示一個水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故選項說法錯誤.
D、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或原子團的數目,Al2(SO4)3中數字“3”表示1個硫酸分子中含有3個硫酸根,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號不同位置的數字表示的意義,掌握標在元素符號不同位置的數字所表示的意義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所在.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室中排水法收集氧氣結束時,先熄滅酒精燈,后把導管從水槽中取出 | |
B. | 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實驗過程中,應加熱CuO,帶溫度達到一定程度后再通CO | |
C. | 在實驗過程中可先加藥品,再檢驗氣密性 | |
D. | 向試管中添加石灰石的時候應先將試管橫放,再將石灰石放在管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需區分物質 | 方法一 | 方法二 | |
A | 呼出氣體和二氧化碳 | 伸入燃著的小木條 | 通入澄清石灰水 |
B | 木炭粉和二氧化錳 | 觀察顏色 | 在空氣中點燃 |
C | 氯化鉀和氯酸鉀 | 分別加熱 | 觀察顏色 |
D | 酒精和水 | 聞氣味 | 分別點燃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 | B. | 2 | C. | 3 | D. | 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或總結 | ||
各步驟結論 | 總結 | |||
實驗一 | 將氯酸鉀加熱至融化,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木條復燃 | 氯酸鉀受熱要分解產生氧氣,但是時間較長、溫度較高.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氯酸鉀$→_{加熱}^{二氧化錳}$氯化鉀+氧氣. | 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受熱分解的催化劑 |
實驗二 | 加熱二氧化錳,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木條不復燃 | 二氧化錳受熱不產生氧氣. | |
實驗三 | 將二氧化錳與氯酸鉀混合物加熱,伸入帶火星的小木條 | 木條迅速復燃 | 二氧化錳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