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是應用最廣泛的金屬。
(1)寫出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2)新型材料納米級Fe粉能用作高效催化劑。實驗室采用還原法制備納米級Fe粉,其流程如下圖所示:
①納米級Fe粉在空氣中易自燃。實驗中通人N2的目的是 。
②寫出Ⅱ中H2還原FeCl2,置換出鐵的化學方程式 。
(1) (2)(2)①防止生成的納米級鐵粉被氧化 ②H2+ FeC12Fe +2HCI 【解析】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襄陽老河口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能源與環境已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氫氣作為目前最理想的清潔能源,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 + O2點燃 2H2O 【解析】氫氣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反應方程式為2H2 + O2點燃 2H2O;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2018年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A~E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有下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圖中“—”表示相連的物質間能相互發生反應,“→”表示物質間有相應的轉化關系。其中,A、B都是黑色固體,通常狀況下,C是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D溶于水形成藍色溶液,常用于配制一種具有殺菌作用的農藥。請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C的化學式是 。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 ;② 。
(3)物質E所屬的類別可能是(寫出一種物質的類別) 。
(1)CO2 (2)C+ 2CuO 高溫 2Cu + CO2↑;CuO+H2SO4==CuSO4+H2O (3)堿(單質、氧化物)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題中提供的信息可知,A物質為碳單質、B為氧化銅、C物質為二氧化碳、D為含銅離子的溶液、E為堿類物質;(1)物質C的化學式是CO2;(2)①的化學方程式為C+ 2CuO 高溫 2Cu + CO2↑;②的化學方程式為CuO+H2SO4=...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南市2018屆九年級4月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家庭中長期使用的熱水壺底部有一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可用酸溶液來清除水垢。小明同學想通過實驗測定水垢中碳酸鈣的含量,他將過量的稀鹽酸加入到200 g水垢中(假定水垢中雜質不與酸反應),并將產生的CO2氣體全部通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中(不考慮鹽酸的揮發性),NaOH溶液增加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試根據題意回答下列問題:
(1)在滴入稀鹽酸的過程中,觀察到的一項明顯現象是_______________。
(2)計算水垢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相應的計算過程)。
冒氣泡或固體溶解 75.0% 【解析】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可用酸溶液來清除水垢。(1)在滴入稀鹽酸的過程中,觀察到的一項明顯現象是冒氣泡或固體溶解,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 (2)水垢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由2NaOH→CO2,CaCO3→CO2,得到2NaOH→CaCO3。 CaCO3→CO2 100 44...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東營市2018屆九年級下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小明在協助老師清理實驗室時,發現有一瓶碳酸鈉和氯化鈉組成的混合液。他想測定該溶液中碳酸鈉和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此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1】取該混合液50 g ,向其中逐滴加入稀鹽酸,當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為20 g、40 g、60 g 時,生成氣體的質量見下表(氣體的溶解度忽略不計)。
【實驗2】另取該溶液50 g ,加入一定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后,測得溶液的pH=7,然后再加入硝酸銀溶液,測得實驗數據見右圖。
試分析計算:
(1)【實驗1】中,第二組數據 m 為 g。
(2)混合液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3)混合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是多少?(計算結果精確至0.1%)
(1)4.4(1分) (2)26.5% (3)17.5% 【解析】根據表中數據分析,第Ⅰ組加入的稀鹽酸完全反應,且每20g完全反應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2g,據此可判斷m=4.4,且第Ⅲ組中鹽酸過量,即樣品完全反應產生氣體質量為5.5g。根據二氧化碳的質量可計算出混合液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并計算出反應生成氯化鈉的質量,根據反應后的混合溶液與硝酸銀反應的圖像可計算出反應后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東營市2018屆九年級下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分析推理是化學常用的一種學習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 分子、原子是不帶電的粒子,但不帶電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B. 堿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所以使酚酞試液變紅色的一定是堿
C. 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CO2也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所以CO2是酸
D. 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才能發生,所以滅火也一定要同時控制這三個條件
A 【解析】試題分析∶A.分子、原子是不帶電的粒子,但不帶電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故A正確。B.堿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使酚酞試液變紅色的不一定是堿,堿性鹽也可,故B錯誤。C.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CO2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是因為CO2遇水生產酸,故C錯誤。D.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才能發生,滅火須控制這三個條件之一即可,故D錯誤。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東營市2018屆九年級下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熟石灰能和酸發生反應,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將氮氣充入食品包裝袋內延長食品保質期
C.“洗潔精”有乳化功能,可用“洗潔精”洗滌餐具上的油污
D.甲醛能使蛋白質失去生理活性,可用甲醛溶液浸泡水產品防腐
D 【解析】 試題分析: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用途反映性質,A、酸堿能發生中和反應,在工農業,生活中都有廣泛的應用,熟石灰能和酸發生反應,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正確,B、食物腐爛主要是因為食物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緩慢氧化導致的,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將氮氣充入食品包裝袋內于隔絕氧氣,從而延長食品保質期,正確,C、“洗潔精”有乳化功能,,可將餐具上的油污乳化成更細小的油滴,再用水即可將它...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4月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問題:
(1)t1 ℃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為甲________(填“<”“>”或“=”)乙;
(2)P點的含義___________;
(3)t2 ℃時,把20 g固體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的質量是________g;
(4)欲將t2 ℃時乙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甲物質中含有少量乙物質,若要提純甲,一般采用________的方法。
< t3 ℃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62.5 增加溶質或恒溫蒸發溶劑 降溫結晶 【解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①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②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③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通過降溫結晶還是蒸發結晶的方法達到提純物質的目的。 (1)據圖可以看出,t1℃時,甲、乙兩...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徐州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物質的組成、性質、用途密切相關。請用下列物質的字母標號填空:
A.碳酸鈉 B.干冰 C.甲烷 D.氦氣 E.硝酸鉀
(1)可用作復合肥的是_______。(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4)可用于填充探空氣球的是______。
(5) “侯氏聯合制堿法”中的“堿”是______。
E B C D A 【解析】(1)硝酸鉀中含有氮元素和鉀元素,可用作復合肥,其化學式為:KNO3,故填:E;(2)干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易升華吸熱,常用作制冷劑,用于人工降雨。故填:B;(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C;(4)氦氣密度小、化學性質很不活潑,可用于填充探空氣球,其化學式為:He,故填:D;(5)侯氏聯合制堿法制出來的是純堿碳酸鈉,故填: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