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金屬資源廣泛地存在于地殼和海洋中,工業上主要是從含有金屬元素并有開采價值的礦石中提煉金屬。
(1)赤鐵礦在自然界中儲藏豐富,其主要成分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
(2)磁鐵礦的主要成分是Fe3O4。在Fe3O4中存在兩種不同價態的鐵離子,其中1/3是
Fe2+,2/3是Fe3+。請寫出Fe3O4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業上主要采用高爐煉鐵,常用到的原料有鐵礦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氣。其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僅答一點)。
(4)由于鐵的氧化物中Fe3O4和FeO均為黑色,實驗室用CO還原Fe2O3得到的鐵中是否會含有Fe3O4和FeO,某同學設計了下列探究實驗。
資料:FeCl3溶液與鐵發生的反應是2FeCl3+Fe===3FeCl2,但FeCl3溶液不與Fe3O4、FeO反應;含有Fe3+的鹽溶液遇到KSCN溶液時變成紅色,利用該反應可檢驗Fe3+的存在。
【提出問題】CO還原Fe2O3得到黑色產物的成分是什么?
【猜 想】
猜想1:Fe 猜想2:Fe和Fe3O4;
猜想3:Fe和FeO; 猜想4: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限選試劑:CO、鹽酸、澄清石灰水、KSCN溶液、FeCl3溶液。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Ⅰ.取少量黑色產物加入到裝有足量FeCl3溶液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對過濾所得固體用蒸餾水洗滌 | 黑色固體部分溶解 | 猜想2和4都 不成立 |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黑色固體全部溶解,溶液不變紅色 | |
Ⅲ.另取少量黑色產物裝入玻璃管中,通入CO,一段時間后加熱,并將反應后的氣體通入裝有一定量的____________的燒杯中 | 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l不成立, 猜想3成立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們在探究氫氧化鈉的性質時,將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大試管中,如圖所示,結果同學們沒有觀察到明顯現象,于是他們展開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二氧化碳是否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化學反應?
同學們取少量大試管中的液體于另一支試管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觀察到 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
探究二:反應后大試管中的溶液所含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佳佳認為溶質是Na2CO3
貝貝認為溶質是Na2CO3和NaOH
【查閱資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實驗驗證】貝貝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進行了如下實驗,請你補充完整。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取一定量大試管中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過濾 ②向濾液滴加適量 |
| 貝貝的猜想成立 |
【實驗反思】同學們聯想到了氫氧化鈉與稀硫酸發生中和反應也觀察不到明顯現象,為了確定其反應是否反生,有同學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先用pH試紙測定氫氧化鈉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邊滴邊測定混合溶液的pH。請你分析上述方案中,為什么要“當測定pH小于或等于7,”才可證明發生反應了,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幾組物質按酸、堿、鹽順序排列的是( )
| A. | KNO3、NaOH、HCl | B. | Ca(OH)2、HCl、NaCl |
| C. | H2SO4、Na2CO3、Ba(OH)2 | D. | HNO3、KOH、Cu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敏到舅父家做客,看到一個化肥“蛇皮袋”上印有如圖所示的標簽,還嗅到一股臭味.她向舅父解釋說:
(1)這包化肥是 肥,能促使作物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每袋化肥中含該元素至少為 kg.
(2)該化肥 受熱 時容易分解,在施用時不能與 性物質混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學習鹽的化學性質時,老師將一定量的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鋇溶液混合,過濾反應后的混合物。老師要求同學們探究濾液中溶質的組成。請你一同參與探究并回答有關問題。
【查閱資料】碳酸鈉溶液顯堿性,氯化鈉、氯化鋇溶液顯中性。
請你寫出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
猜想1:濾液中溶質是NaCl;
猜想2:濾液中溶質是NaCl和__________的混合物(填化學式);
猜想3:濾液中溶質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
(1)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2~3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無明顯現象。同學們認為猜想__________不成立。
(2)另取少量濾液于另一支試管中,滴加碳酸鈉溶液,若有________________(填實驗現象),證明猜想2成立。
【問題討論】
(1)甲同學認為要證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硫酸鈉溶液。你認為甲同學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2)乙同學認為要證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銀溶液。你認為乙同學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驗證某混合氣體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和水蒸氣,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裝置氣密性良好),將混合氣體依次通入。實驗現象記錄如下。(藥品均足量且每步反應完全、夾持儀器省略)
裝置 | 現象 |
甲 | 增重 |
乙 | 無明顯現象 |
丙 | 粉末由 變紅 |
丁 | 試液由紫變紅,氣球變大 |
Ⅰ.儀器a的名稱 (21) 。
Ⅱ.丙中粉末由 (22) 變紅,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23) ,其中氧化銅作 (24) 劑。
Ⅲ.根據上述現象,分析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水蒸氣、一氧化碳,可能含有二氧化碳 。寫出可能含有二氧化碳的理由 (25) 。
Ⅳ.在不改變裝置的前提下,只需將裝置 (26) 中藥品換成 (27) ,即可判斷二氧化碳是否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習小組在做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時,在試管內加入氧化銅固體10克,通入氫氣一會兒后再給氧化銅加熱,反應完全后撤去酒精燈并停止通入氫氣,在空氣中將試管冷卻,發現部分紅色團體又變回黑色.稱得試管中剩余固體質量為8.4克.
(1)“在空氣中將試管冷卻”會導致 ,使“部分紅色固體又變回黑色”.
(2)按此實驗操作及獲得的數據,可知試管剩余固體中有氧化銅 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環過程如圖所示:
(1)吸收大氣中CO2的環節是__ __。
(2)由于人類消耗化石燃料的增加和森林的亂砍濫伐,使空氣中CO2的含量上升,從而導致__ __增強,全球氣候變暖。請寫出一條因氣候變暖給人類生存環境帶來影響的情況:__ __。
(3)科學家研究得到:海洋是吸收大量CO2的地方。如果工業生產產生的CO2排放量繼續以目前速度增加,海洋將成為“酸化的海洋”。請寫出酸化原因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 _。
(4)科學家目前正在研究將空氣中過量的CO2和H2在催化劑和適當條件下轉化成液態甲醇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3H2+H2O。則甲醇的化學式是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家的下水管道堵塞了,于是他買了一瓶“管道疏通劑”(部分說明如圖)。疏通劑是利用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時放出大量的熱,以加快氫氧化鈉與毛發等淤積物的作用,反應的原理為:2Al+2NaOH+2 H2 O=2NaAlO2+3 H2↑。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該管道疏通劑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使用說明,該同學對“疏通劑”作了進一步研究。先向燒杯中加入206g水,再加入本品200g,當鋁粉全部反應后,求:(計算結果保留1位小數)
①生成氫氣的體積.(氫氣的密度為0.09g/L)
②反應后溶液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