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解:(1)①比較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須確定溫度,故錯誤;
②由圖可知:B的溶解度曲線沒有C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大,故溶解度B比C受溫度影響大錯誤;
③t
2℃時A、B兩物質溶解度曲線交于一點,表示該溫度下二者的溶解度一定相等;
④不知該溫度下溶質、溶劑的質量,無法判斷t
2℃時A、B兩溶液溶質質量分數關系,故錯誤;
⑤據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式
×100%,可知:溶解度相等則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也就相等,但不知兩溶液的質量是否相等,所以t
2℃時A、B兩飽和溶液所含溶質質量不一定相等;
⑥不知溶液是否飽和,無法判斷溶質的質量分數大小,所以t
1℃時A、B、C三份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B>C>A是錯誤的;
(2)填空
①觀察溶解度曲線可知:t
1℃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為B>C>A,且C的溶解度是60g,所以t
1℃時將質量都為60克的A、B、C三種物質分別放入100克水中,C恰好形成飽和溶液,A形成飽和溶液,且溶質有剩余;
②t
1℃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為B>C>A,即等量的水中溶解三種物質的質量大小關系為B>C>A,故將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蒸發10克水,B析出晶體質量最多,析出晶體質量最少的是A;
③由①可知:t
1℃時A的溶解度最小,所以將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分別加水溶解配制成飽和溶液,所需水的質量最大的是 A;
④t
1℃時A 的溶解度是30g,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質 15g;t
1℃時把30g A固體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仍有15gA不溶解,所以得到溶液的質量是65g,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100%≈23.1%,要想在t
1℃時配成溶質質量分數為30%的A溶液,不會成功,因為該溫度下A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最大,是23.1%;
⑤由圖可知:AB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將t
2℃的A、B、C三份飽和溶液降溫到t
1℃時,AB會有晶體析出;
⑥AB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100%,即溶解度越大質量分數也就越大;所以將t
2℃的A、B、C三份飽和溶液降溫到t
1℃時,AB析出晶體,溶質質量分數減小,C溶解度變大,溶質、溶劑的質量不變,則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
⑦據⑥分析可知:將t
2℃的A、B、C三份飽和溶液降溫到t
1℃時,AB析出晶體,C降溫后溶質質量分數不變,與降溫前相等;t
1℃時B的溶解度大于t
2℃時C的溶解度大于t
1℃時A的溶解度,所以降溫后三份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B>C>A;將t
1℃的A、B、C三份飽和溶液升溫到t
2℃時,AB溶解度增大,溶質質量分數與升溫前相等,C析出晶體,溶質質量分數減小,且t
1℃時B的溶解度大于t
2℃時C的溶解度大于t
1℃時A的溶解度,所以三份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B>C>A;
⑧B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A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所以當B中混有少量A時,應該用 蒸發溶劑的方法提純B;
故答案為:(1)①錯;②錯;③對;④錯;⑤錯;⑥錯;
(2)①AC;②B;A;③A;④15;65;23.1%;不能成功;⑤AB;⑥AB;無;C;⑦B>C>A;B>C>A;⑧蒸發溶劑.